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水道作釣

在長沙陪巧巧愉快的玩了兩天,楊梓又回到了灰港鎮這裡,他跑了一趟老家將車子的牌照辦下來後便在家中休整了幾天。

最近天天在外邊這麼跑著,突然回到家中靜下來的楊梓還真有點不適應。

左右無事的他同錢剛幾人一商量,閒不住的大夥又計劃起了外出垂釣的事宜來。

家裡邊常去的那些地方最近由於乾旱魚情變得很是不好,楊梓一琢磨之後便打算招呼大家前往黃材水庫源頭入水口的附近作釣一天來。

那個地方原本是一條大河,隨著常年的雨水沖刷後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兩百來米寬的水道。

這裡一頭是河流一頭是水庫,漸漸的變成了夾雜在中間的一個三不管地帶。

這片水域有著河流帶下來的豐富食物和資源,又有著比較寬闊的活動水層,所以很是吸引了不少魚兒在此棲息。

最有特色的是這個地方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兩岸的近邊生活著很是不少的甲魚,在這裡垂釣的人們基本是隔三差五的就有人能釣上來。

這種野生甲魚是很好的滋補品,所以價格通常賣的很高。附近的人有事沒事便喜歡拿根竿子在這裡坐個半天,使得這片水域的兩旁天天都有著不少的漁友在此垂釣。

楊梓他們這麼一合議,魚癮發作的眾人當即定下了隔天的出發時間。幾人在家中做了一番準備後都早早的休息了一晚,為第二天的活動養足精神。

隔天一大早大夥便準時的在鎮中心的十字路口匯合,驅車開始前往七八十公里外的目的地。

隨著天色漸漸變得明亮,眾人在行駛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後終於是趕到了楊梓所選的水道旁邊。

這條水道離公路捱得很近,楊梓他們直接便將車開到了離岸邊不到五十米的地方。

大夥揹著大包小包的裝備慢慢走到河岸後開始打量起了四周的環境,以便選擇一個比較好的釣位。

這種河邊垂釣特別考驗作釣地點的選擇,釣位的不同魚獲也是千差萬別。

由於對這邊的地形都不是很熟,看著河邊那綠瑩瑩的水面大夥一時也拿不定什麼主意。

楊梓在將東西丟在原地後自己便往水庫那一頭走過了去,打算找找看附近有沒有合適的地方。

這條河道邊的河堤上稀疏的種了一些柳樹,由於河水的沖刷,地勢漸漸變低後這些樹大多有一邊都長到了水裡。

河堤的這邊有一段和稻田搭界,有一段便是有點陡峭的山坡。

楊梓順著岸邊走到山岸後依舊沒有什麼發現,只能原路返回要大家隨便找個地方先開始作釣一下看看魚情,如果實在不行到時候再挪一下釣位便是。

大家一聽也沒什麼異議,畢竟這水邊看上去基本都是一模一樣,水下面什麼情況沒人能看得到,既然沒人指點咱就自己先實驗一下唄。

幾人將裝備提著各自分散開來,他們倒也都不笨,挑的位置全部都是經常有人作釣的地方,這樣一來不管怎麼說也比胡亂去碰運氣比較好。

楊梓在一旁將魚餌開好後一一給錢剛他們送了一份過去,然後自己也找了個地方開始收拾起了裝備。

他們今天用的窩料依舊是糠餅團團,這種流動性強的水域基本也沒別的好用,只適合這種揮發性較慢個頭又緊實沉重的東西。

楊梓將一大包的窩料給扔了下去後便直接開始下竿,由於最近釣比賽釣得有點上腦,他第一竿子扔下去後居然習慣性的抽起了窩子。

反應過來的他搖了搖頭鄙視了一番自己的這種白痴行為,又重新扔了一竿下去坐到一旁靜靜等著水中魚漂的動靜。

時間漸漸流逝,很快便過去了半個多小時。來的時候覺得這裡到處都是魚,這會眾人的魚情卻都不是很好。

楊梓換了十多次魚餌後仍舊沒有中魚,不過耐心極好的他依然緊盯著魚漂慢慢等著。

隨著一陣晨風緩緩吹過後水中的魚漂突然小小的頓了幾目,已經釣的心裡沒底的楊梓見自己終於是等到了一個魚口後心裡也是鬆了口氣。

他緊盯著漂的動作抓住機會後猛的一拉竿,一條不到一指長的小麥穗蹦噠著被拉上了岸。

等了半天釣上來一條這個玩意,不爽的楊梓將竿子重新下好後架到炮臺上,自己則起身檢視起了其他人的魚情。

和他差不多,這會老王他們四個除了李振剛才上了一條小鯽魚,其餘的都還是空軍在那裡。

自己選的這麼個地方,要是整得大家都空軍回去那可就不好意思了。

楊梓在琢磨了一番後在岸邊逛著想起了辦法,他走到旁邊一顆柳樹邊上的時候停了下來。

這些被淹的只剩一半截露在外面的柳樹枝條生的很少茂盛,不但在樹邊遮出來一大片陰影,那長長的枝條也垂到了水中被浸泡著。

剛才楊梓走過來的時候好像在這些枝條的裡面檢視到了些情況,不過由於消失的很快他也沒瞧清楚是魚還是青蛙什麼的。

眼見自己那邊現在也沒什麼魚情,楊梓在琢磨了一番後便將釣椅和魚竿搬到了這顆柳樹的旁邊,打算在這裡作釣試試情況。

他也沒打窩子,試了試水深後直接用魚鉤掛上拉餌扔到了離樹邊不遠的陰影處。

水中的魚漂在鉛墜的作用下慢慢的豎立,然後露出三目左右後便輕輕的停了下來。

楊梓一邊看著魚漂一邊也用眼光不時掃視著一旁樹枝裡邊的動靜,既然這裡有魚兒的活動的跡象,自己這麼高的釣率應該不愁釣不上來魚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