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傾顏走遠,也能夠想象得到,那兄弟倆劍拔弩張的氣氛。
李忠走在前面給傾顏帶路,自然也聽見皇帝兄弟倆吵架了。
皇上六歲時,就在南原國當質子,忍辱負重十幾載才回到北臨國。
明明是尊貴的皇子,卻像個孤兒一般在異國他鄉,看人臉色過日子,還差點死在南原國。
皇上從小就沒有過親情。
回國後,皇室成員不與皇上好好相處也就罷了,反而覺得又多了個搶皇位的,想要謀害皇上。
因此,皇上躲過了南原國的毒手,又差點死在這些人手裡。
有時候,作為一個太監,李忠都怪心疼皇上的......
前太子便因為謀害皇上,被皇上設計與段親王槓上,最後死在段親王手裡。
前太子死後不久,本來睿親王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誰知最後勝出的是皇上。
睿親王本就與皇上關係不好,有了這麼一出,他與皇上的關係便更僵了。
還有先帝,這位年輕時不昏庸,可年紀大了卻開始昏庸。
他倒是不好女se,也不荒淫無度。
就是性格優柔寡斷,容易心軟。
還整日與一班文人騷客醉生夢死。
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迷戀煉丹成仙之術,竟痴迷到了不理朝政的地步。
又因為百姓怨聲載道,先帝想打個勝仗名垂青史。
結果幾次都吃了敗仗,國庫也因此空虛,還跟敵國簽約了屈辱條約。
要不是後來皇上帶兵出征,打了勝仗,這才扳回北臨國的國威與面子。
先帝臨終前,見皇上打了勝仗,又覺得打小將皇上放在南原國當質子,心懷愧疚,這才將皇位交給了皇上。
只是,先帝不理朝政時,皇室成員和各方英雄早就不服氣了。
如今皇位落到一個質子手裡,他們更加不服氣。
其實,不過是野心作祟罷了。
登基後,皇上一面處理先帝留下的爛攤子。
還要處理皇室內訌,朝堂分派,邊關和敵國也虎視眈眈,可以說是四面楚歌。
段親王正是因為帶兵造反,被皇上圈禁在府邸高牆之內。
要不是看在睿親王是太后親兒子,加上外頭已經眾說紛紜,說是皇上殘害那麼多手足。
否則就睿親王乾的那些事,早就也被圈禁了。
哪裡輪得到他到處囂張,肆意風流!
如今居然還與南原國聯姻,一看就是居心叵測。
雖然皇上將朝中幾位重臣的女兒、還有鄰國公主納入後宮為妃。
但皇上不可能將所有勢力都納入後宮聯姻。
那些剩下的,就便宜了其餘野心勃勃的皇室宗親。
可想而知,如若皇上不與任何人聯姻,那些外戚勢力就通通到了旁的皇室宗親那。
那麼,江山便要易主了!
後宮從來都不只是女人而已,還是權衡前朝、邊關、鄰國太平的紐帶。
無論哪個朝代,前朝與後宮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所以,既然利用那些女人權衡朝廷,皇上善待她們,也是給背後的外戚勢力面子。
玉泉山莊離飛鴻樓不遠,大約一炷香後,馬車就停下了。
下了馬車,傾顏才知馬車已經開進了山莊,正停在一處樓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