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柳才人好似就是這首曲子裡那個富貴小姐,一場災難淪為奴僕。
而這首曲子,不止是梅妃的寫照,也是柳才人的寫照。
都說好曲兒把人唱醉,壞曲兒把人唱睡。
這柳才人的嗓音,便是能把人唱醉,只差沒唱斷在座所有人的魂兒。
聽得在場好幾個宮女沉醉其中,暗自落淚。
她們聽見柳才人唱出戲曲中的悲歡離合,也想起了自個的遭遇。
一些太監比宮女能忍些,卻也微微紅了眼。
李忠站定在原地,自打那江南總督沒了後,柳才人在皇上眼裡的價值,便只有肚裡的皇嗣了。
在柳才人作死失了胎兒後,還想著栽贓柔貴妃和傾嬪。
那樣一來,皇上對柳才人便只有滿滿的厭惡。
偏偏這位還不識趣,在清秋殿罵罵咧咧,把一些還不能揭露的事情罵了出來,關鍵還把傾嬪給罵進去了。
一秒記住
皇上為了封口,加之又寵傾嬪,會允許柳才人繼續咒罵下去就怪了。
在唱曲的時候,就連柳才人自個,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曲子中的深刻含義,卻也是最後一次。
待她真正地達到心跟曲合,並醒悟時,已為時過晚。
不多時,柳才人悠揚婉轉地唱完一首曲子,琵琶彈奏的聲音戛然而止,柳才人也收住了音。
只是眼角卻流下了一行清淚。
柳才人任由眼淚從眼角不斷的滑落。
她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將那把琵琶放在角落。
然後,她走到那名端著托盤的宮女面前。
另一名宮女提著酒壺,在雪白的瓷杯裡倒了一杯酒。
並將那杯盞遞給柳才人,“才人,請將這杯酒喝下吧。”
柳才人站在原地,看著宮女遞過來的這杯酒。
雪白的陶瓷杯盞,裡面裝著清澈的酒水,又有誰能想到這裡面裝的是毒酒呢?
李忠見柳才人遲遲不肯接下杯盞,便警醒了一句。
“柳才人,奴才打從進屋起,便沒有為難你分毫,也希望你不要為難我們這些個做奴才的。”
說著,他眸中一冷,“當然了,如果您不願意喝,那便只有我們喂您喝了,不過,我們這些做奴才的都是粗人,要是我們喂您的話,只怕您還要更難受些。”
這話翻譯一下就是:今兒這杯酒,甭管你願不願意喝,最終都是要喝下的。
語音剛落,柳才人接過那酒杯,頭一昂,毫不猶豫地一飲而下。
頓時,柳才人那張嫵媚的臉蛋就皺在了一起,疼的扭曲了起來。
她條件反射性的用手捂著嗓子,似是難受極了。
烈酒入喉,本就是嗆喉的。
可這酒裡似乎還有些別的什麼東西,她只覺得咽喉和氣管火辣辣的,有一種強烈的腐灼感。
就像是一團熊熊烈火,從內而外燃燒著她的嗓子。
雖然她早就料到這是一杯毒酒,可是嗓子帶來的劇烈疼痛,卻是她難以忍受的。
李忠等人知道這個藥效快,幾乎是喝下就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