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八章 主簿

有了強軍,自然會有強將。

仗打多了,名將也就出來了,就像羯趙,最開始石勒不過是一介農夫,種了三十年田,八王之亂活不下去了,糾合同鄉組成十八胡騎,到處摸爬滾打,方才崛起。

如此一來,黑雲山等於擴軍至五千人。

黑雲山人口近四萬,排除老弱婦孺和病殘,幾乎所以適齡青壯都要從軍。

但這也是時代特色。

全民皆兵幾乎是必然,連山上的壯婦也經常彎弓搭箭,提刀握矛。

沒人覺得苦,沒人覺得累。

七曹立起來之後,山上自然有一陣的混亂期。

一個編戶入籍就難度極大,編戶需要登記一戶的人數,核定田產、勞力、牲畜等等,關鍵很多既沒有姓也沒有名。

而作這些工作的人,至少要會寫字、計數,還要紙張、筆墨、繩尺等等物資支援。

周牽忙的腳不沾地,將山上所有識字的人都召集起來。

紙張筆墨不夠用,用竹板代替,每家一塊竹板,以小刀刻之。

沒名字的,現場取一個。

進度非常慢。

不過此事再慢也要完成,不編戶入籍,黑雲山就永遠是一座山賊寨子。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李躍乾脆開了一座尚武堂,也就是軍校,五歲以上,三十以下,皆可入學,包一日兩餐。

辛粲啟蒙,教讀書寫字,李躍主抓思想、武藝。

這批人起來了,忠心肯定沒問題,黑雲山的所有問題也就解決了。

不過很多人對識字並沒有興趣,讀書習字需要時間,還不如打獵捕魚划算,因此十二以上的人來的極少,二十以上的青壯,基本要承擔一家人的生計,更沒有時間。

在李躍強令下才弄來了八百多人。

八百多人擠在一起,讓辛粲頭皮發麻,每天都在李躍面前叫苦連天。

李躍只能把月姬和當初的十幾個少年都弄進去當了教習。

好在這時代的人異常刻苦,即便五歲的孩子也從不哭鬧,認認真真的跟著讀書,在沙地上練字。

魏晉時期,漢字總共不超過兩萬字,去掉一些生僻的,不常用的,也就兩千七百多字。

一個一個的死記硬背,差不多一個月也就記的七七八八了。

而且在尚武堂的學習環境下,每個人都竭盡全力,特別是十多個二十歲上下的青年,頗有遠見,看出這是一條快速上升的通道,下了死力,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練習。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有人六七天,就差不多能讀寫常用字。

派到周牽處,在實務中磨練,掌握的更快。

編戶入籍常用的也就那幾個字,又不是作文章,用多了也就熟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