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指著另一名親兵道:“此為守衛滎陽城所致,此為昨日血戰所致!”
十多名親軍,每個人身上大大小小六七道傷口。
這還是或者回來的,連日大戰,陣亡在戰場上的將近七百人,幾乎人人都受傷。
“此戰本不關黑雲山之事,但司空相召,躍不敢不從,數日大戰,我黑雲軍可曾後退過一步?”李躍越說聲音越大。
石斌遷乞活軍入廣宗之事暫且放下。
但有人要弄自己,這事不能放,不給某些人一個深刻教訓,以後不知還有多少明槍暗箭。
另外,這也是一次立威,打造自己強者的人設。
人性總是屈從與強者。
石虎倒行逆施二十餘載,天怒人怨,卻無人敢動,原因何在?不就是他的殘暴形象深入人心?
李躍不是要走石虎的路子,而是乞活軍派系複雜,只是認同遠遠不顧。
“黑雲軍出生入死,忠義無雙,某素知之。”李農點頭道。
“躍自問對得起司空,對得起乞活軍,奈何……司空為何要害在下性命?”李躍將事情挑出來,暴露在眾人眼皮子之下。
李農臉色未變,但他身邊的張良卻全身一顫。
“行謹不可妄言,無人要謀害你。”
“你休要信口雌黃,誰人謀害你?”張良聲音更大。
一些不明真假的乞活軍也跟著叫喚,“李公德高望重,當不至於行此手段。”
“李將軍會否弄錯了?”
人群一陣嘈雜,比剛才的氣氛更熱烈。
“既然召見在下,何以在府中埋伏刀弩?”李躍咄咄逼人。
此言一出,喧譁嘈雜聲立止。
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其中蹊蹺,既然是商議遷徙之事,為何只召見李躍一人?
既然召見為何有刀弩手?
在場的刀手、弩手不下六七百人,絕不僅僅只是保護李農那麼簡單,保護李農刀盾手就足夠了。
乞活軍多用弓箭,鮮少用弩,弩比弓更適合在屋舍之內暗殺!
張良道:“分明是伱意圖不軌,欲挾持司空,某才不得不調弩手前來馳援!”
李躍冷笑道:“我若真意圖不軌,還會給你調集弩手的時間?”
事實勝於雄辯,以黑雲軍之勁銳,真要挾持李農,還會讓張良去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