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百姓帶著乾糧、工具自發建造佛窟,加上士族豪強們的供奉,基本沒有什麼耗費。
樂尊和尚非但學識淵博,連雕刻、建築都非常精通,指導工匠們如何建造,還將整個工地管理的井井有條。
這讓李躍懷疑他早就處心積慮的計劃好了,而不是真見到“佛光萬丈”。
不過修建佛窟是雙贏之事,李躍沒拒絕的必要。
這麼多人齊心協力,工程進度極快,十幾日,一座石佛形象在石壁上顯出輪廓。
佛窟內,各種壁畫也在雕刻之中。
李躍的心思則在龜茲,慕容垂既沒有突圍,也沒有派人前來求援。
反倒是車師前部王彌窴、鄯善王休密馱進獻美姬三十多人,名馬十匹,其他珠寶、蒲陶酒十二車。
李躍回賜錦服、寶劍、《論語》、《春秋》、《詩經》、《中庸》、《尚書》等儒家經典的紙質書。
用的紙張都是上乘的,書封上描了金箔,書頁還加了香料,翻動時,會有暗香浮動。
是李躍專門用來打賞諸國使者的。
至於孫子兵法、六韜、尉繚子等兵書,殺氣太重,不適合當禮物送出去……
實話實說,兩國挑選的美姬風情萬種,該大的地方大,該瘦的地方瘦,人情火辣,眉目之中別有一番風情。
盛夏天氣,穿的也清涼,若隱若現的,一舉一動,令人挪不開眼。
關鍵吹拉彈唱,無所不會。
連一向不怎麼好色的李躍都動搖起來。
別人一番心意,不能辜負了,也就硬著全收。
不得不說,有女人陪伴,為此次西行增加了不少情調,日子也過的快一些。
“陛下,荊襄急報。”劉應實在看不下去,總是旁敲側擊的前來打斷興致。
“荊襄?”李躍一震,揮手讓正在扭動腰肢的女人們退下。
“桓溫六月底,撐著漢水上漲,發動水軍,攻陷蔡陽、棗陽等城,擄走七千百姓。”
上一次荊州數千戶百姓投奔大梁,在谷城爆發了一場激戰,兩邊各有損失。
如今桓溫趁著自己西征,又蠢蠢欲動起來。
“桓溫這廝還真是有仇必報。”李躍笑了一聲。
只要樊城還在,問題就不大。
樊城有秦彪坐鎮,新城有糜進,南陽有徐成,桓溫想在這裡找回場子,基本不可能。
如今大梁遷都洛陽,等於加強了對荊襄的壓制。
一旦南陽危急,洛陽大軍轉眼就來。
“太子如何處置?”李躍問道。
“太子遣使叱責建康無下國之禮,令桓溫歸還百姓,又令桓伊率四萬許昌鎮軍大張旗鼓的進入新野,大造攻城器械,擺出攻打襄陽的架勢,合肥鄧遐出兵威懾東關。”
桓伊是太子的心腹,他出馬肯定盡心盡力。
這是提拔自己人。
“甚好。”李躍對李儉的處置還算滿意,至少沒莽撞的出動洛陽中軍。
洛陽中軍一動,弄不好草原上的拓跋什翼健也趁火打劫。
如今正是收復西域的關鍵時候,後方不能亂,但也不能太軟。
桓溫攻打棗陽、蔡陽,不過是一次試探,表現的太軟弱,他肯定會撲上來。
“拓跋什翼健有什麼訊息?”李躍忽然好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