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封千彌所說,在當日皇后就將聖旨送到了阮家,並且在同一時間昭告了民眾。
告知百姓的賜婚理由和皇后在別苑說的差不多,都是一樣的冠冕堂皇。
說什麼為了阮家,為了感激阮家為玄琅做出的貢獻,不忍讓阮家如此敗落繼續悽慘下去,為了阮家可憐的小姐餘生能夠幸福安康,特賜婚於太子殿下,玄琅儲君。
一紙婚約,想表達的意思就是皇室將庇佑阮家安穩。昭告天下,想要的不過是百姓的感激和敬佩。
百姓在知道這樁賜婚後,正如皇后所願,紛紛感言皇恩浩蕩,對婚事很是贊同。
皇后所希望的就是這些民意能夠讓太子和殷容殤心裡不痛快,一旦太子抗旨不從,得罪的是百姓,若阮家抗旨,那簡直就是不識好歹。
阮家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很高,阮家日漸敗落,有很多百姓心有不忍,甚至對皇帝生出了怨氣。
那些魚肉百姓的官員升職加官活的奢靡不堪,而一直護佑他們的阮家卻淪落至此,百姓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要說沒有一點兒的憤懣不平那是不可能的。
皇后賜婚這件事情皇帝和太后早就分析過利弊,太后表示全力支援,皇帝在太后的勸說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暫且看看皇后能做到什麼份上,就算到最後得罪了殷容殤,皇帝也能說此事與他無關。
真正打得一手好算盤的還是皇帝,皇后沒有想到皇帝這一層,總想著要避開皇帝,殊不知正合了皇帝的意。可鎮國公是隻老狐狸,為官多年伴君如伴虎,他怎會不知皇帝想坐收漁翁之利卻不想參與其中的想法,只是沒有挑明,加以利用了一番罷了。
莊成章做的事情,表面上是在維護皇后的中宮之位,擴大莊家的勢力,實則不然。莊成章真正在做的事情,從來沒有讓皇后知曉半分,皇后只需在宮中打壓太子,替莊家掩人耳目便好。
話說阮辭西被回來的阮驚天帶回了家,而太子封千彌又大搖大擺地跟著右相殷容殤回了右相府,明目張膽地夜宿其府內。
所以,坊間傳言真的不是沒有依據可循。
因著白日裡的賜婚聖旨,百姓已經把太子和阮家小姐看成了一對兒,對於太子這種夜宿臣子府中的行為扼腕嘆息,著實為阮辭西可憐了一把,也對太子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至於這太子和太子妃之間的第三個人,也就是殷大人嘛,百姓對其罪行的控訴又多了一條,哄騙年幼的太子誤入歧途,權臣大人簡直罄竹難書!
於是吧,阮辭西這剛上任的太子妃,被坊間傳聞傳來傳去,最後傳成了一個吉祥物。
玄琅太子的太子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玄琅的門面。
這男人有了未婚妻,安家立業的家也就已經算完成了一半,太子嘛,也是要成長的,娶妻便是第一步。
不過可惜了,太子被殷大人給勾住了,玄琅這是多了個太子妃當擺設嘛!
不少女子覺得,阮辭西這要是日後嫁進了東宮,太子還和殷大人糾纏不清的話,憑殷大人那霸道的性子,太子妃就是過去守活寡的!
但是未來太子妃本身就是個傻子,好像這麼嫁過去,也沒什麼不好,反而一生的富貴榮華享之不盡。
夜宿右相府的太子尚且不知他這一行為會帶起多少風波流言,反正有這麼一位權傾朝野的殷大人在,他不回那冷清的東宮,也沒人敢吱聲表露出一絲彈劾他的意思。
這要彈劾,也是彈劾某位殷大人,畢竟殷大人對於彈劾他的摺子從不上心,反倒是彈劾太子的,絕對會慘遭報應。
大臣們敢怒不敢言,找不出證據能咋樣,久而久之也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反正不能說太子壞話唄!
殷大人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