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年晃過

進入高中就是以市中考狀元的身份,雖然同在一班的同學都是很優秀的學生,但是他們看向姜荼的眼神要麼是燃燒著熊熊鬥志的,要麼是懷有羨慕嫉妒的。

還沒有誰有什麼壞心思,都只想著自己要努力學習,不掉隊,爭取有機會在某次考試中力壓江圖雅。

開始正式上課之後,姜荼這個真理科生體驗了一把大重點的文理不分科的教學模式的壕無人性。

不是教學裝置壕,也不是教學環境壕,這裡的壕單指配備的教學資源。

一班的班主任並不是臨時班一班的那個老太太,姜荼也鬆了口氣,畢竟她感覺自己和那位老師氣場不和,即便她對自己沒有惡意,姜荼也不想和她同處一個空間太長時間。

尤其是作為自己的班主任。

不知道別的班級是怎樣的配置。

姜荼所在的一班是一個班主任加九位授課老師的配置。

九個老師負責九個科目,小教室上課,幾人一組,方便討論,因為不分文理,不同的學生選擇科目上有不同的側重。

因為高二有學業水平考試,所以高一的教學重在各科的基礎和一些解題方法,姜荼沒寄宿,每天好吃好喝快樂學習,把自己養出了點肉,膚色也是白裡透紅,氣色極好。

每一次考試都認真以對,學過的知識記憶再深刻也會在老師用別樣的方法講述的時候再跟著加深一遍記憶,姜荼有驚無險的在高一保住了每一次考試中年級第一的寶座。

基礎教學教的怎麼樣是不能看出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所以到了高二,各自根據高一學習的感覺,再以老師的建議作參考選擇要繼續學的科目。

學考裡要考察到的知識在高一就已經教授完畢,而且學生們都消化得很好,姜荼還在這段時間補充了不少文化常識和生活常識。

很少有一節課只乾巴巴講課本內容,為了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師生互動和小組討論以及個人發言環節安排得比較多,在一班的學生都有提前預習的意識,所以偶爾老師也會偷懶,隨手抓個壯丁上臺講課。

這是姜荼沒見過的教學氛圍,寓教於樂樂無窮的道理她懂,只是自己感受得太少了。

一班的四十位同學名單在高一時期很少變動,直到升入高二前的開學考試,原一班有三位同學掉出了年級前四十。

姜荼險險的拿了附屬任務的獎勵,紅榜上第二名的分數只差自己一分。

這一分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在還沒有正式選科的時候。

出現在榜二位置的是個陌生的名字,不是一班的人,也不是二班有潛力的學生。

一班和二班的分差並不算大,其實一班和三十班的分差也沒有多大,只是需要在不斷的競爭中和對比中進步,只要目標夠厲害,對手夠強大,燃燒起來的鬥志夠旺盛,那完成目標也可以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

姜荼領取了任務獎勵,隨手檢視自己的基礎屬性值。

附屬任務獎勵的屬性點相當實用,姜荼看著自己最開始慘不忍睹的個人基礎數值變成現在的樣子,非常滿意。

現在每一項屬性都過了及格線,只要繼續做附屬任務拿屬性點獎勵,提升自己的全部屬性到優良級別也是很有希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