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268章冤冤相報何時了

“既然這樣,懇請我當朝陛下禁止流通就行了!又何必來找貧道。”

“來找道長是擔心道長還有其它書籍要發,青峰希望道長以後寫的小說,不要再有類似千古聖人言以外的東西。”

“以外?林大儒說的不錯!可問題是,貧道並沒有發出聖人言以外的東西啊!?”

“道長是說道長沒寫《西遊浮生釋厄傳》?”

“寫了啊?但這本書裡那裡是要大儒如此斤斤計較?貧道實在是不明白!”

“你——”剛舉起手指,林青峰覺得自己實在是有些過於激動了,摸了摸胸口,平復了一下心情後他拿出了那本《西遊浮生釋厄傳》,翻開來指著其中一句問道:“敢問道長這句,‘眾生生來自由,那個敢高高在上!’何解?”

“佛門不也說眾生平等,面對輪迴有那個能例外,還是隻要出生高貴,只要有祖輩餘蔭,就可以肆無忌憚?”

“我指的是‘那個敢高高在上’?這一句。”

“這一句啊!這不是很清楚嗎?儒家有史說上古之皇都是德行高尚,以德行感染天下,待人謙卑有禮,實行禪讓,不讓無能者上臺,這不是你們儒家推崇的嗎?”

“我看不出這一句和我儒家有何聯絡?”

“想想後世歷代王朝覆滅,不正是德不配位的結果?而德行高尚的人理應天下為公,沒有私心雜念,這樣的人是被天下人抬到高處,不是自己為了權欲爬到高處,自然是那個敢高高在上!”

“道長的歪解倒是不少,不覺得這句話引人遐想嗎?”

“貧道倒是不覺得,敢問林大儒,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林大儒可學過?”

“學過?那是史家的書。”

“既然大儒願意學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又為什麼要把貧道這一句拿出來談論呢?”

“既然如此,那這一句‘我不管天意為何?我只管我心自在?’,道長不覺得寫一個佛門人物太過狂妄了嗎?”

“一點都不!”

“為什麼?”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可是佛祖所說,敢問林大儒佛祖狂妄了嗎?何況這只不過是一本虛構的小說而已,還是儒家幾千年開學教書,教出的人連這是非好壞都不能分辨?若是不能,敢問林大儒教的是什麼書,什麼理?”

“那是佛祖豈可與常人相提並論?”

“常人?佛門修得就是成佛,林大儒這是說,所謂成佛永遠只有佛祖一人?”

“林某從未說過!還有這一句‘我除去滿山獵戶,還我兒郎滿山清淨’你不覺得這悟空殺心太重,卻不知道冤冤相報何時了?”

“冤冤相報?既然林大儒說道這個了貧道就說上一說。”

“怎麼?道長不滿意?”

“沒有不滿意,貧道只是取八方門公開記錄和你們儒家史書裡的東西,先說一個吧!”

“道長,我現在說的是你這書!”

“可你提到了冤冤相報啊?”說著王非敗看了一眼林青峰接著繼續說道:“冤冤相報何時了?但這世上能激起冤冤相報的沒有多少,記錄在史書的更沒有多少,貧道數了數也就復仇的例子在你們儒家史書中也就十幾起,幾千年十幾起,林大儒難道覺得很多?何況這在報仇也都在兩三代就終結了!何來那麼多需要用這‘冤冤相報何時了’來教化的?”

“那道長就不怕有人學了你這書裡的例子?”

“若是學了,那只是說明你們教書育人不成體統,學子分不清書上和現實罷了!我聽說八方門二十年前有一案子叫《反覆掠》很是有名,潭州有一惡人貪圖一家富戶財富,糾結狐朋狗友將那一家人搶了個精光,一家人只活下來外出的一對父子。由於夜間行兇後,歹徒還一把火燒了這家全部的院子,導致兇案難查,而這對父子不只是聽誰說什麼‘冤冤相報何時了!’,再查了一年後,居然要求結案,別再查了!當時的城主也是支援,誇獎那對父子是大善人,就這樣,這案子居然真的就停了下來!十年後這對父子辛勤耕耘,靠著自己的勞力心智,居然創下了比十年前更多的家產,卻是沒有料到一天夜裡再次遭賊人搶掠,可巧的是這一天這家人家裡正好有八方門先天境捕快留宿,結果一干賊人全數被服,但那對父子也是丟了性命,只留下個遺腹子!事後調查這夥賊人正是十年前滅門之人,據他們交代,就是看這父子再次有富了起來心生嫉妒而為。我記得公開的卷宗上顯示,是在滅門發生快一年的時候,那捕快其實已經查到了兇手的行蹤,只是還需要時間罷了!結果那對父子‘以冤冤相報何時了!’主動要求結了案,而那夥賊人在沒有被抓的這些年裡連續作案十多起,每一場案子裡都有死傷!這就是林大儒說的‘冤冤相報何時了‘’嗎?林大人不會是為了縱容惡人行惡,才故意這麼說的吧?”

“豈不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林青峰自然知道這案子,也知道那城主頗有些書生意氣,但他是不會走入王非敗的節奏的。

“敢問大人,貧道若是砍了你的腦袋,滅了你的門派,然後我放下屠刀,世人是不是該稱呼貧道是放下屠刀的佛陀?”

“你——”

“林大人,貧道所寫所書,也許你看的不舒服,但貧道還是要說,貧道寫的是一家之言,就如同你們儒家和墨家,道家相左之處,沒有什麼不同,林大儒為何非要為此耿耿於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