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章瘟疫(2)

自古以來,每有疫症,便名醫輩出。

如張仲景著《傷寒論》,華佗以茵陳、青蒿治療瘧疾,還有天花的種痘技術,那是北宋就有的。只不過北宋時期的人痘接種並不完善,到了後來發展出牛痘接種,這才算是真正攻克了天花難題。

但在華夏古代,鼠疫也並不是不曾大規模爆發過。

清代甲午年間,鼠疫就曾經大流行。那時候中醫還是主流醫學,就有不少名醫站出來編寫出種種經典的治鼠疫良方。

江九月清晰記憶著這些方法,在沒有西醫抗生素的情況下,這些方法就成了此時江南鼠疫的救命關鍵。

她當即道:“黃浦江,命人立即置備以下藥材。”

瘟疫很可怕,最可怕的就在於它的迅猛莫測,傳播疾速。

如果沒有合適的方法,人們治無從治,防無從防,那後果別說是十室九空了,形成死城都是有的。

但在江九月眼中,既要正視瘟疫的可怕,作為醫者,卻又決不能懼怕瘟疫。她甚至想都沒想過治疫是不是很危險,就自然而然地將這看成了自己的事情。

而相比起其他許多人的驚慌,她的冷靜有條理,尤其使人備受感染。

“對症之藥萬不可缺,否則治疫將毫無可能。”

“大黃、朴硝、枳實、川樸、犀角、羚羊角、黃連、黃芩、車前、澤瀉、連翹、牛子、桃仁、紅花、紫草茸、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江九月寫下了連串藥名,又寫下了首次要備的分量。

並道:“其中有貴重藥材,如犀角等,可多選用水牛角做替代,玳瑁也可。”

玳瑁替代犀角,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

可惜玳瑁也很珍貴,雖然能跟犀角換用,然而在平價上毫無意義。

江九月又寫入其它藥材:“柴胡、葛根、生地、當歸、赤芍、甘草……”

並又說:“不到萬不得已,如犀角、玳瑁、羚羊角、水牛角等藥最好是少用,甚至不要用。疫區病眾太多,務必節約成本,否則只怕難以為繼。”

……

“嗯!”黃浦翼看著手裡的單子應道。看了看後問道:“去除犀角等貴重之物,藥方可還能有效?”

江九月喝了口茶接著說道:“以生藥替代熟藥,以純植物類藥材替代動物藥材,減少製藥工序,降低藥物成本,如此方為可行之道。”

“但是,這些貴重之物還是備一點好以防萬一!”她仍然希望備用的藥材裡能夠有部分犀角、水牛角、羚羊角等物,就是為防萬一。

“好,我明天一早再排人去收購一些回來,天也晚了你早點休息吧!”黃浦翼看了她一眼說到。

“我三弟和鳳二哥他們到了嗎?”

“到了,正在屋裡休息。明天再來見你。”

“到了就好!”

……

第二天一早,江九月草草的吃過早飯後便讓鳳梧把城裡的沒事的人召集了起來。

被召集起來的人看著站在高臺上的鳳梧等人,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於是大家悄悄地在下面議論紛紛。

“大家,請靜一靜,聽我說!我們是皇上排來幫助大家的,這是二皇子,瑞王爺,還有欽差大人。”江九月看著下面議論紛紛的人群,指著幾人介紹到。說話的時候用了幾分內力,讓她的話可以傳的更遠些,眾人只感覺她似乎就對著他們的耳朵在說話。

眾人很快便靜了下來,激動的看著江九月一行人。

“大雨,洪災過後這瘟疫便隨之而來,那大家可知瘟疫主要來源?”

都是一群沒有任何醫術知識的百姓,又怎會知道?

江九月看向了在地上爬行的老鼠,眾人皆跟著她的視線看過去。

“難道是這些老鼠?”眾人都很驚訝,老鼠不是很平常的嗎?雖然平日都討厭老鼠,可也不會想到會是因為老鼠。

江九月點了點頭,“正是由於這些老鼠。洪災過後,老鼠氾濫,才導致瘟疫。”

江九月看向眾人,見大家都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樣子,也不惱。繼續說道:“瘟疫其實並不可怕,只要大家能夠按我說的去做,齊心協力,很快瘟疫便能解決。”

眾人看江九月一副對瘟疫不以為然的樣子,暗歎或許這位公子真有辦法也說不定,可是這畢竟是瘟疫啊!哪個談到瘟疫不害怕!

江九月淺淺的笑了,“大家可是不信我?可是,你們想想,我若沒有辦法解決瘟疫,怎麼可能會不顧性命站在這裡,怕是待都不敢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