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紘、王守仁和唐寅一行,當即便離開京師,往偏頭關而去。
各自的任務不同。
張周不由想到之前朝中大臣的擔心,望著馬車遠去的影子,他在想,這偏頭關馬上也要迎來“群英薈萃”了吧?就這還用擔心偏頭關的安穩?
“先生,陛下希望多鑄幾門重炮,大明的邊陲需要此物。”
蕭敬一同出城為秦紘等人餞行,順帶還囑咐了一下皇帝的期望。
張周嘆道:“可惜啊,我現在只有煤礦,沒有鐵礦,如果兩種礦一起發掘,並在一處來煉的話……”
“這……”
蕭敬一聽便明白。
張周這裡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跟張周提什麼多鑄炮,張周馬上表達困難說礦石和生鐵不夠,那意思是皇帝多賜給他幾座礦就好了唄?
但大明的礦產,一向都受朝廷嚴格的控制。
“蕭公公不要為難自己,也不要為難我,大明在開礦事宜上一向講求慎開少開,誰開礦便是與民爭利……當然勳貴那邊是有特權的,我又不是勳臣,我怎能明知故犯?”
張週一臉感慨。
蕭敬一怔,這分明是在暗指皇帝不給你爵位?明明是你自己推搪不要的,現在還怪別人?
張周問道:“先前內府府庫冗餘的清點可有結果?俸鈔能折色幾成?”
“大概……兩三成吧,這還只是京官,地方將官就顧不上了,您也知道大明現在府庫捉緊,大明最近兩年的開銷實在太大……”蕭敬一臉為難。
在給京官折色俸鈔方面,這些內官沒中飽私囊都算是客氣的,也是看在是由張周主持這件事。
換了別人,試試我們貪不貪。
張周道:“我這裡最近倒是有些餘錢,不如先挪借過去用用?”
“啊?”
蕭敬著實吃了一驚。
那眼神分明在說,別開玩笑了,以你的摳門,沒從中賺點好處就算不錯的,居然還說什麼要動自己的荷包給朝中大臣發俸祿?
誰信啊?
張周道:“說起來,我跟太子合夥做生意,如今也有一段時間,再是開礦什麼的,盈利也還算是不錯,都說這做生意要保持長久,若是朝廷有需要,我還要把銀子私藏著,那怎麼以財生財呢?”
蕭敬苦笑道:“以末置末的道理,咱家懂,但也不是這麼個置法吧?”
把銀子送給那些大臣,那些大臣能給你生財?
你開什麼玩笑?
張周笑呵呵道:“蕭公公你說,要是我多拿一些銀子出來給那些大臣折色俸鈔,他們會不會同意讓我多開幾個鐵礦場,讓我多鑄造幾門火炮呢?”
“……”
蕭敬一聽,臉色駭然。
張周道:“我聽說大明一直有官地和皇莊,打理一直都不善,若是以後能好好經營的話,或許能為朝廷解決燃眉之急。你說呢?”
蕭敬仍舊不語。
大明的皇莊到弘治年間,主要是為皇家打理土地田產的,所營收一直都是歸內府所有,也是內府主要的收入來源。
當然這也是皇宮體系的自留地,他們靠這個來中飽私囊,怎願意把皇莊打理的許可權交給張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