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種現象反覆且有規律地發生了上百次,孟超終於意識到,“古人”正在使用一種神秘莫測的武器,對付反噬的獸潮。
他原本以為,那是類似“細胞分解炮”之類的東西。
透過超高頻率的震盪,引發碳基生命體內所有細胞的共振。
再用不斷放大的共振,將完整的生命體,還原成分裂的細胞。
但無論這頭太古異蟲的複眼,還是孟超自身的“超凡視覺”,都能看到細菌級數的物體。
就算被瞬間分解成細胞,也不可能連一點徵兆都沒有,一縷蛛絲馬跡都觀察不到。
孟超觀察到了數百頭蟲類怪獸的消失。
卻找不到他們消失的原因。
結合太古文明的特徵,冥思苦想了很久,這才恍然大悟。
這些蟲類怪獸,並非被分解成了細胞,乃至比細胞更微小的基本元素。
而是被“傳送”了出去。
除了生化科技,靈能科技之外,太古文明最引以為傲的技術,就是瞬間傳送。
大可將整整一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裡面的所有智慧生命體,都穿越到星海彼岸,並且精確“著陸”在可居住星球的地表,完美融入當地的地質和生態系統。
小可令智慧生命體,在星球表面進行點對點的瞬時移動,不受任何障礙的阻隔。
讀取這段“微腦記憶”之前,孟超僅僅覺得,“瞬時傳送”或者說“穿越”,是運輸領域發展到極致的技術。
現在,他才意識到,除了運輸之外,這項技術,同樣可以,甚至更加可以用來進行殺戮!
要知道,101專案在進行“行星表面短途瞬時移動”實驗的時候,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必須反覆修正和確認所有的工作引數,讓成百上千個引數,都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的數十位。
倘若某個引數出現了百分之一的誤差,極有可能將人傳送到距離目的地數百公里的地方。
這是字面意義上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而因為在距離目的地幾百公里之外,並沒有另一座傳送門,讓傳送者安全、穩定地“著陸”。
莫名出現在虛空中的傳送者,往往會化作一蓬血霧,或者鑲嵌在大山內部,或者直接被傳送到大氣層以外,凍成一坨冰塊,或者被傳送到深海,擠成一張薄如蟬翼的肉餅,等等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運氣最好的傳送者,也只能留下一具筋斷骨折,內臟爆裂,慘不忍睹的“全屍”。
無論孟超還是101專案的全體研究員,都對這些壯烈犧牲的傳送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他們夜以繼日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慘劇再度發生。
為此,無數研究人員都熬白了頭髮,甚至在埋頭作業時,不知不覺,激盪了太過旺盛的靈焰,燒死無數腦細胞,走火入魔而死。
然而,孟超突然想到,倘若不是“避免”,而是“放任”這種現象的發生呢?
破壞總是比建設更加容易。
“把一個物體,隨隨便便傳送到大海深處、地殼內部、充滿輻射的宇宙真空”,當然也比“把一個碳基智慧生命體,精確傳送到千里之外的某一點,無論高度、距離還是座標,連一毫米都不能差”,要容易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