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二章 入世修行

繁花落盡,秋色寒霜。穹溟嶺的頂峰上,素色單衣的禪師負手而立,身旁站著位一臉肅容的少女。

五年前這位自號佛屠主的禪師憑一己之力入妖界從琅樂那處將她救出,此後帶她雲遊於世間九處凡塵,以五識觀感世態蒼生。

那時九兮被他帶出妖界,幾日後恢復了被琅樂洗去的記憶。然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眼前所見,心中所念,皆不過是一場虛妄,辨不得,識不清,一時之間讓她難以釋懷。故禪師問她要不要隨他入世修行以避心惑時,她想了想,終是答應了下來,卻不想,一入就是五年。

五年過得極快,這五年她隨禪師走了八處凡世,而今所立之險峰正位於最後一處,第九凡世。

大道至簡,九九歸一。

她在禪師身邊,聆聽聖誡,自覺以琉璃淨心感眾生疾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好似前面困於王室十年猶如往事前塵,隨風而逝。她原本為世局所困,常常或自得,或悲慼,隨禪師以旁觀者的角度俯看眾生百態,方覺自己原先不過囿於一方天地,自感心境狹小,如今卻是另有一番通透感悟。

只是不知,她是真的明悟得道,還是不過旁觀者清。

禪師說前世同她有親緣血脈羈絆,今次路過此處凡世,故而特意分出一絲善念神識化形,前來助她疏解心懷。

也帶她避一避那桃花劫和生死劫。

“禪師當年為何自立佛屠一派,卻不直取世間佛門一道?”

她心惑時,曾有此一問。

“佛門清規戒律繁多,我心不喜,且六根不淨,有紅塵難棄,有仇怨難解,卻看不慣這世間之惡禍亂橫行,故自立佛屠,以殺生除惡證吾道。”

許是這一絲神識只是本體善念所化,故所傳所授,皆是正道之言,正道之論。

當年千屠出了遠古大陣四下尋妻,卻得知愛妻多年前在他被誑入陣中鎮壓邪祟時忽遇一處凡世遭滅世之劫,為救凡世蒼生化盡一身修為,只得回了混沌虛空重新修行。

可這混沌虛空比之神族所居離恨天遠了不知多少,且以億計數比比皆是,他掛心愛妻,只好一處一處尋起。

不待他尋到愛妻,便聽聞他初初認回的幼女遭人毒害,神魂殞滅萬鬼窟,又一路殺至玉清殿找天帝尋仇,若不是見得琰滄道心未泯又散盡修為助了九曦聚魂轉世,他急著下去凡界看女兒出世,定會掀了離恨天為女兒雪仇。

這便是他所謂的六根不淨,亦有怨恨嗔痴難戒。他放不下人間七情,也不想放下。

那時為剛出世的女兒推演了一番命數,得知她此世命裡有兩劫難解,故十多年後分出自己的一絲善念神識化形來教化女兒,帶她入世修行。一是為了避劫,其次便是怕她神魂歸位後因恨生魔,入邪道。

當年他帶著幾位遠古神袛叛下九幽,以他為首憑九城九泉創立魔界。他反神族之道,卻找不到心中所求之道。故他一心創世證道,卻始終難以入道。

後來他在神魔之戰戰場上重傷遭心魔反噬,險些入了邪道。幸得他現在相伴的愛妻——青鳥所化身的雪玳相救。傷病治癒後兩人相愛相守,魔界起了奪權之亂,千屠為求清淨棄了魔主之位隨雪玳隱居凡世,卻反而得了機緣自創佛屠一派。

千年後如今的世道,無論上界、魔界、冥界、人界、妖界,皆是善惡混淆,難捨難分。就算是幾界的上位者也難以抱元守一、道心恆定。

千屠不想女兒神魂歸為後憶起往事前塵難除怨懣,終有一日也失心入邪道,故而忙著尋妻之時也不忘分魂來帶九兮走這一遭。

也算是給這孩子一點點微弱的補償。

自九曦出生起他便沒有盡到為人父的責任,妻女受難他也未曾陪在她們身邊。

他是魔界尊主,是佛屠之主。可他卻是個不合格的夫君,亦是個不稱職的父親。

“隨我入世修行五年,何有所感?”禪師憶完往事後,負手遠觀山空宇闊,想起此行將要結束,還不知女兒修行後的感悟,遂出言問道。

九兮頷首:“心有感懷於一,心有不忿於一,心有所悟於一。”

禪師轉過身來面向她,挑眉道:“願聞其詳。”

“隨禪師五年所見所聞頗多,然九兮愚鈍,唯一事有感。世間眾生與磅礴之穹宇山川而比,命若螻蟻,弱小而不知。然於凡世繁衍生息,熙熙攘攘,自得其樂,各安其所,肆意鮮活,卻為守故山川不可比。”

“心有不忿有一,天罡三十六道皆言眾生平等,各界卻生門第階級,縱如是規則可安天下,保社稷秩序,亦有男女不平等。諸如一處凡世之中女子為三綱五常所縛,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所行所從皆需聽從男子。另如一處凡世所定教條女子天生低賤,合該淪為男子附屬,且男女結親後,男子皆可納妾,女子不可不貞。此言為若何?”

她之所言是在幾處凡世見得女兒被家中豪賭父親賣身給紈絝少爺,糟糠之妻被夫君休棄下堂而生存無門自掛東南枝,亦有女子賣身葬父委身惡霸落魄至此。

天元王朝女君當政,對女子尤為寬容,男女官員比列協調有序,一妻一夫制度和諧。九兮卻不知在另些凡世中世道待女子原不公至此。

“九兮做不到通天達地修改世間預設法則,亦無法改變世人心中所想所念,只是經此一行悟得天道無情卻優待強者,諸界法則皆由強者制定,唯強者至尊。或許九兮心中有所不忿,實乃並非強者罷了。”

這世道本身就是強者說了算的世道,成王敗寇,即使是歷史也只由贏家才有資格書寫。

千屠修道至此,亦不知該如何出言規勸,卻私心裡亦希望女兒能變得強些,無需依賴他人也可立足於世,不被他人欺辱。

能保護她的人,為她所依賴之人,皆有可能會離開,會殞故。唯有她自己變強,才能在繁雜亂世覓得一片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