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仍在尋找接班人的葉問發現了幾乎餓得要死的他。
確認了這孩子沒有什麼傷口,聽了故事之後。
葉問在小攤上買了兩個椒鹽燒餅。
一個遞給了葉愁,一個遞給了…………
“對了,你已經沒有可以回去的家了,不如……就跟老夫一起來吧?”
葉問給這個一臉橫肉的孩子取名‘沉淵’。
這名字意味著從深淵中爬出的人,一個未來可以從人生谷底,走向武道巔峰的人。
誠然,葉沉淵有著可以訴說的悲痛過往。
但他的遭遇和處境,可以說和這悲慘的身世毫無關係。
……………………時間眨眼便過去。
葉沉淵就這樣與葉問,葉愁一起回到蓬萊後山的草屋中,日日勤修武學。
更學到了葉問那身為武者的遠大抱負,以及武術的真諦。
天生的醜陋讓葉沉淵十分自卑,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更想證明自己,也更加勤於練武。
甚至比先他一步入門的葉愁都要更加勤勉努力。
每到月色正濃,日薄西山,他總是偷偷的與葉愁交流武學。
葉愁也是第一次交到朋友,毫不吝嗇的傾囊相授。
失去父母的他們十分投緣,很快便成為了師門中的摯交,這對師兄弟看起來和親兄弟就沒什麼區別。
葉問守護了這兩個孩子,給了他們平靜又充實的童年。
————直到多年以後,葉問彌留之際的那一年。
那一年,葉愁與葉沉淵都已經長大成人,二十多歲的他們已經是出類拔萃的青年,論武術造詣,在世上也是屈指可數。
他們就是繼承了葉問武術和精神的師兄弟。
本來,只要二人聯手,就沒有任何困難無法解決……
但,命運就是愛開殘酷的玩笑。
那一年,葉沉淵從蓬萊的情報來源處得知了當年手刃自己親生父母的山賊下落。
但他沒有衝動的尋求復仇。
而是先將此事與他師兄葉愁知會。
當年的葉愁皺了皺眉,無法定下結論,便建議葉沉淵去與師傅商量。
而葉沉淵……便也這麼做了。
年邁的葉問聽聞此事之後,只是思索了一會,便叫葉沉淵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畢竟,非武術家的死活,他根本不屑一顧。
而他也覺得葉沉淵作為一個武者,恰恰需要那麼一些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