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火的注意力又從馮雨的想法上轉移,變成了對自己的看法。
“我對你來說是個失敗?”
答案還是不會改變的,就像是一本歷史書,已經停留在了過去。
“不,我的意思是說,要是比較起來的話,我其實配不上你。”
“我才是那個把陌生男人帶回家的計程車女。”
李火搖了搖頭。
“我不是什麼陌生男人,好嗎?現在不是了。”
“此時此刻確實不是了,但在當時,你是。”
就如同那個暴雨後初醒的清晨一樣。
此時此刻的李火感覺到自己正在經受一種試煉,考驗。
在如此巨大的壓力面前,他會逃避?還是前進?
有人說………………
永遠不要試探人性,因為你不會喜歡你將要看到的東西。
…………為什麼?
如果不試探的話,怎麼會知道?
如果不往前探出手,要如何前進?
為什麼人性被這樣規定了?
……經常,能夠聽戀愛中的人們說出這樣的話,並且附帶一個故事,和一個教訓。
他們會用異性朋友裝作不知情的樣子去勾引自己的另一半。
以測試對方的忠誠。
故事的結局無非就是兩種。
另一半曖昧不清,或者揹著自己和朋友出軌。
甚至還有人認為這是另一個機遇之窗,也就是所謂的‘備胎’。
事後有人評價說,你要拿一個肉包子去試探一隻餓狗,還不讓他吃。
這得要求這狗有多麼堅定和變態的意志力啊,它得學多少硬骨頭的英雄故事啊?
誠然,故事的結局最後都不怎麼樣。
但是,一個個例的失敗並不代表著所有的失敗。
只不過這次的結果表明,你測試的物件不是人,而是一條狗罷了。
那麼…………你有沒有聽過成功經受住誘惑的案例?
沒有?
那是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義。
那是不容置疑的答案。
根本,就沒有任何訴說的價值和必要。
若是這種事情還要拿出來說的話,你乾脆從小學重新念起算了。
從弟子規和三字經開始重新念起罷了。
馮雨不相信任何虛無縹緲的東西和故事。
她要將一切真相與答案展露在自己的面前,即使會痛,即使會受傷也好。
長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