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厚出列,道“回皇上,戶部庫存靈石早已經用竭,之前的銀響還沒有湊出。臣,請內帑。”
王承恩眉頭一皺,上前道“內帑已全部撥出,盡數由內閣接手,轉入戶部。”
其實內庫當然還有靈石,只是朱由檢對這些大臣的節操很不放心,便用暗語指示王承恩這樣說的。
朝堂上頓時交頭接耳,嗡嗡響了起來。
“內帑已經用完了……”
“是啊,修三大殿五百萬靈石,後面三百萬兩,宮裡應該也沒有靈石了……”
“那怎麼辦,陝、西近年來大旱,旱魃成長兇猛,沒有鎮殺,只怕會出大事,將來成為禍及天下也未可知……”
“不止是陝、西,西南四省,尤其是四、川,朝廷沒有靈石,民變怕是會越演越烈。”
朱由檢等著大臣們議論了一陣,又看向黃立極道“黃立極,你是內閣首輔,你怎麼看?”
黃立極臉色陰沉,眉頭緊皺,他任內閣首輔也不短了。
所以黃立極很清楚戶部國庫的情況,今年朝廷用靈石的地方本就多,但稅收就那麼一點,現在連內帑都用完了。
他沉著臉站出來,思忖著道:“回皇上,臣認為,可以請京城中富戶納捐。”
朱由檢眉頭一挑,表情有些古怪。
歷史上這一招也屢見不鮮,最後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了,朝廷在京城納捐,最後居然只有二十多萬兩,其中大部分還左手換右手的消失不見了。
“首輔大人此計甚好,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黃立極後面的大臣的爭相附和。東林黨自然也站出來反對了,可以這樣說東林黨現在已經不是為了國事而反對了,而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了!
反正東林黨看來只要是閹黨之人,品德有問題,那麼他就不可能做好事,他也一定是奸邪。
從這點看來,東林黨是何等的偏激,思想又是何等的片面狹隘!
明亡於東林果然不是一句空話!
朱由檢看著他們議論,也知道議論不出好的結果,想了想便道“此事交由戶部尚書郭允厚去辦。京城裡的務必要公開,不能強迫,一切憑自願,且決不能有任何貪汙納賄之舉。”
“臣遵旨!”
郭允厚出列,躬身說道。
“下一條。”
明末的朝堂極其沒有效率,哪怕朱由檢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讓效率提升上去。
後面還是千篇一律各地平叛,賑災,彈劾等等,還有就是各種論理,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讓人無法反駁,偏偏毫無實際用處或者根本無法執行。
朱由檢在最上面枯坐了近兩個時辰,但這幫大臣們毫無疲倦之色,依舊侃侃而談。
禮部尚書已經上書辭官,加上大理寺卿空缺,現在朝堂上爭論的就是這個。
內閣輔臣太過複雜,但這兩個九卿相對單純。
工部,事關造船,事關水軍以及海軍,大理寺涉及就更多了,尤其是科舉。
朱由檢心裡自有打算,任由他們爭吵,一直不開口。當然他也知道東林黨今天雖然沒有激烈的反彈,可是他與東林黨的決裂已經開始了。
朱由檢不開口,大臣們再吵也決定不了,在最後朝臣們爭持不下,朱由檢一句‘再議’宣佈了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