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醒來時是躺在一張古老的木床上,沒有重逢,沒有愛情,只是我喝醉了而已。
店老闆這時正敲門,我拖著腰痠背痛的身子坐直在床上,“進來吧。”
店老闆是一位中年男子,穿著一點都不像開酒樓的,倒像公司上班的青年。
老闆看我一股勁盯著他的衣服,不經意笑了笑道:“看我這穿著不像店老闆吧,反正不止你一個人這樣認為。”
我緩過神來,“對不起啊,冒犯了。”
他接著問我:“哪裡人啊?”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XX省XX市。”
沒想到老闆驚訝的說:“老鄉啊,我也是那個市的。”
我激動的回答:“真的嗎?能在這碰到老鄉太有緣了吧。”
他看了看桌子去倒了杯茶給我,“喝茶吧,醒醒酒。”
我接過杯子放在床頭櫃上,連忙起來,“我還得刷牙洗臉,要不你先去忙吧,等下我來找你。”
店老闆點了點頭,“也好,那我先去忙了。”
走下床開啟窗子,微風迎面而來比什麼都更讓人沁人心脾,早晨的曦光透過窗外的樹葉閃閃發光,給人一種今天充滿希望的感覺。
我很快刷完牙洗完臉,將桌子上的茶一飲而盡。聽著窗外的鳥叫聲心情格外好,雖然我昨天沒有回酒店睡,但反正都要在這裡多留幾天,其實我發現這裡更適合我。
我慶幸老闆沒有趁機訛我一筆錢,也沒有將我扔到店外露宿街頭,雖然說在外面喝醉酒是個糟糕的舉動,但卻意外認識了一個同鄉。
也許這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我下了樓找老闆付房錢,他卻沒有收。在他的執意下我也沒有在多說,畢竟多一筆錢回程的選擇就更多。
店老闆叫林深,他大學時是學校外語系成績很好的學生,畢業後被保送到英國讀研,在那裡認識了同是留學生的譚飛燕,也就是現在的老闆娘。
兩個人租的同一個華人的房,只是見面的機會很少,因為林深晚上還要出去兼職。本來他是完全不用擔心生活費的,只是母親意外得了癌症,動手術花了很多錢,那時候起他就不得不自己賺生活費。
就這樣兩個人幾乎沒有什麼交集,直到一天早晨廁所的馬桶堵了,兩人才對一次有了正經的交流機會,雖然林深是外語系的但對於修下水道,疏通馬桶,換燈泡什麼的還是很在行。
譚飛燕正如名字裡飛燕兩個字一樣很漂亮,談不上讓林深一見鍾情,但確實給了他很深的印象。
後來房東因為家裡有人回來住,讓兩人去酒店住,畢竟平時房東太太對兩人挺好,房租費也很便宜,所以兩人也沒有異議。
那天是聖誕節,兩人身處異國他鄉的人就像同病相憐的遊子,他們在一起喝酒和回憶往事。
譚飛燕是個孤兒,是靠慈善機構的資助得以出國留學,其實在這裡她很孤獨。他學的是會計專業,因為英國一直是金融中心,很多學金融的留學生都會選擇留學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