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四章:天下何以定

“定之以力如何?定之以德又如何?”其實子凡心裡早就知道,一個國家想要長久不衰,這其中的道理。

“定之以力者,必以力而為之,窮兵黷武,征戰難息,早晚還將為他人所滅;定之以德者,以德化之,則天下歸心,萬民擁戴,可保千秋萬代之社稷也!”秦譽將這兩者之間的區別說得很清晰。

子凡聽到這裡,心裡想:這次北朝國滅了東周國,就是定之以德,北朝國不但沒有屠城,而且還安頓好舊東周國的子民,這所做的一切……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凡知道這次安頓舊東周子民的主意是太子殿下的謀略,因為只有太子殿下才會心懷天下,定之以德。

三軍的主帥可以剝奪,但一個普通百姓的志向卻不能強迫改變。只有安頓好舊東周的子民,安定民生,安頓田宅,修建工程,重視禮樂,在地方設立學堂。才能真正的讓那些百姓歸順於北朝。

“你這次為何打算回來?”太子殿下問子凡,究竟是什麼,讓他選擇相信太子殿下,選擇追隨他。

“那是因為殿下之才,讓子凡佩服!”子凡施禮回答。

“哦?說來聽聽?”秦譽故作淡然,就是想等子凡親自說出口。畢竟子凡對殿下來說很重要,這樣的人才如果不是真心實意想歸順自己,那麼留著也沒有用。

“不傷北朝兵力而敗退西邑叛亂之兵;不爭而奪取東周國戰地之權;不卑而救北朝公主於危難之中;不謀而拉攏相國為朝中盟友。在如此錯綜複雜的情勢之中,也就只有殿下這樣的奇才才能遊刃有餘、處理得當。”子凡概括得也相當的有水平了。

雖然子凡離開了樊城,但是對於這些事情,他還是能夠打聽得到的。如此一石四鳥之計,實在精妙。

最可貴的是,這次事情,太子殿下並沒有自己出面,而是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一個合適的人選,代替殿下去。

“你知道我今日想聽的並不是這樣的話?”秦譽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用手轉動那個白玉杯。

因為殿下在等……

等待一個人……

等待他的加入……

“子凡願意跟隨太子殿下,為殿下分憂!”子凡終於說出這句話了。

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子凡徹底的改變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人活著,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做點事。

而跟隨太子殿下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子凡覺得,殿下是一個能給天下安定的主。

正是這個原因,讓子凡以前的那種志氣又回來了。東周雖滅,但卻滅不掉他的志氣。

秦譽走到子凡面前,說道:“東周國雖已亡,但道在,國就在!”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北朝國也不缺能人異士,殿下為何如此大費周章救我?”子凡疑惑這一點,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任何交集,也不曾相識,但是卻好像認識了很久的朋友。

“這個以後你自會明白,有些事情,現在還不能跟你說,但是請相信我,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將這其中的緣由說與你,難道現在你還不信任我?”秦譽笑著說,現在他終於鬆了一口氣了,爭取了那麼久的人才,總歸屬於自己。

俗話說:千金難買心頭好。

如今是:萬金難覓麒麟才。

也許很多人都不明白,太子殿下為何冒著那麼大的危險將東周國魏侯爺之子救出來。

而且還要收攬這個人才,難道就不怕有一日事情暴露,危機將至。畢竟他們之間確實沒有什麼交集,之前也沒有見過面,可就在東周國被滅了的時候,太子殿下秦譽竟然冒著天大的危險去救子凡,而且還將魏侯爺的骨灰秘密帶回北朝國。

要知道他可是堂堂北朝國的太子殿下,私自收藏敵國臣子的骨灰,這麼做是不合常理的。但是秦譽這麼做,一切都是為了子凡,只有這樣做,子凡才會對他感恩,才能全心全意的跟著殿下。

為了一個人,能做到這樣確實也是少見。不過到了後面,可以看出,太子殿下此番的心思沒有白費。

子凡不但沒有讓他失望,而且在秦譽當王的道路上,幫了他很多。只因為殿下沒有看錯人,而到了後面,子凡跟著太子殿下久了,按照玥兒的話講,那就是子凡越來越像太子殿下了。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後期,子凡跟太子殿下一樣,都是很有謀略、精通百家、運籌帷幄、滿腹經綸、謙謙君子。但是太子殿下帶有一絲豁達,而子凡則有一種儒雅的氣質。

竹林屋外,風輕輕的吹著。寂靜的夜晚,讓附近那條溪水的水流聲愈加清晰。

這竹林屋,本是太子殿下消度煩惱的地方。從小到大,秦譽身為北朝國的太子,他身上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有時候會讓他覺得喘不過氣。

然而每次來到這竹林深處,心胸頓時豁然開朗。倚竹林暢飲,任清風拂面,看盡世間百態,閱覽天下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