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氏拿了花樣子給她們看,笑著說道,“你們多看看我們做,然後用自己家的布料做,賣繡莊去也能掙錢的,以後再有這樣的活兒你們就能幫著做了。”
婉容和思瑤都很高興,她們一直想試試呢。
那周掌櫃是個信得過的,當然,周掌櫃也信得過她們妯娌兩個的手藝,所以有這樣掙錢的活兒才會想著找她們。
既然有了這條線,以後就不愁沒活兒做,要是一直靠著她們兩個人,那也接不了多少,就去年劉氏還推了兩次呢,要不然家裡的農活可就沒人幹了。
雖然說這做繡活兒更加掙錢,但是農民哪有不種莊稼的?不種莊稼吃什麼啊?也不能全部都看錢。
婉容說道,“三嫂,這些花樣針線都複雜得很,我們一時半會兒也看不明白,這布料也挺費錢的,要是繡壞了可就浪費了。”
宣氏說,“那有什麼浪費的,這些布料要是賣不出去,咱們自己也能做衣裳做枕頭啊,花樣好不好看有什麼打緊的,你們兩個把手練出來,以後就能幫著做了,也能多給自己攢些嫁妝銀子。”
現在家裡缺錢花,他們大人掙的錢都交在公中,但吳氏還是堅持把孩子們的都給他們,要不然孩子忙活一年是為了什麼啊?所以婉容和思瑤要是學著做,自己是能留下錢來的。
對於宣氏的信任,她們兩個人很高興,在邊上認認真真的看,然後拿著一些碎布頭學著繡。
看了兩三天之後,就敢拿著布料來繡了,宣氏讓她們做香囊,這直接就能賣到繡莊去,順便讓周掌櫃看看她們的手藝。
也不能瞞著人家啊,要是讓兩個孩子幫忙就得跟周掌櫃說明白的,如果她們兩個的針線得到了周掌櫃的肯定,以後也就不怕什麼了。
過了大年,宣氏又要帶著子俊和天闊到縣城去了,天闊還是早早的就來了林家,和思其說了一會兒話,然後才由林長源送他們走了。
年過完了就要開始惦記著山頭的事了,之前大年都沒過,縣太爺是不可能找過來的。
現在就有可能了,先前他們已經說過土豆二月就要下種,一月底就要拿出來發芽,這都已經沒多久了,吳知縣還能不著急嗎?
所以思其每日都關注著村口的動向,就看看他什麼時候叫人來。
不出她所料,正月二十幾裡面,吳知縣就叫人過來了,這回可沒有隱瞞身份,是衙門的幾個差役直接來的,到了村裡,好些人奔走相告,沒一會兒村口就聚集了好多人。
那些差役問了林家在何處,然後直接往林家來了,思其也在外面,看得清清楚楚的,領頭的那人就是當日和吳知縣一起來的那個人,是他的隨從,他來也就代表吳知縣的意思。
衙門的人直接進了林家大門,雖然是沒關門,可沒人敢進去看熱鬧的,全部都圍在門口,伸長了脖子往裡面張望。
這個時候天氣冷,大家都把手縮在衣袖裡邊兒,站在外面小聲討論,“這又是什麼大事啊,這可是衙門的人,直接就問林家,這是衝著林家來的,到底是什麼事?”
另一人說,“哎,這咱們哪兒知道啊,衙門無非就兩件事,好事壞事,不過我想著林家現在都有人做官了,應該遇不上什麼麻煩事吧,估計是有什麼好事。”
“那你們說到底是什麼好事啊?這幾年我可算是開了眼了,這怎麼什麼好事都落到林家頭上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