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天傅元令著實有些累,簡單的吃了晚飯就躺下了。
外頭的宴席現在已經用不上她幫忙,這幾日忙碌的她實在是需要好好的休息。
第二日認親很順利,大夫人並沒有刻意為難楊露,太夫人對這個孫媳婦也和顏悅色,畢竟楊夫人做的那些混賬事,楊大人已經陪過禮,再加上楊露雖然並不是天香國色,可是性子很好,大家對她的好感就慢慢地上來了。
傅元令也收到了這位大嫂的見面禮,是繡的十分精緻的香囊扇套等物,上面還繡了小字,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楊二姑娘肯定手裡沒什麼錢,不然不會把針線活做的這麼好給婆家人作見面禮,畢竟楊夫人待她那麼苛刻。
為了不失禮,楊露準備這些見面禮不知道繡了多久。
出了八月,一日比一日冷了下來,如今上京的生意漸漸穩定下來,又有元禮在外,傅元令頓時輕鬆很多,她素來怕冷,天氣一冷下來,連門都很少出了。
進了十月後,晴姨娘生了,生了個兒子,排序十三,是家裡的十三少爺。
大約是這把年紀還得了個兒子,傅嘉琰十分高興,想要熱熱鬧鬧的辦個滿月宴,但是太夫人沒同意。
四房五房姨娘生兒子都沒鬧騰,你這裡鬧騰什麼?
照著規矩走。
傅元令聽著元智說道:“晴姨娘委屈得很,說是跟伯爺哭訴了很久。”
傅元令知道晴姨娘的性子不是個安分守己,現在生了兒子,自然就覺得自己腰桿硬了。
這以後有石氏鬧心的時候,她一個做晚輩的,怎麼也輪不到她插手親爹房裡事兒。
“二夫人那邊呢?”傅元令覺得石氏最近特別安分,這就不太尋常了。
自從文會上傅元玉沒出現之後,石氏在府裡也不像是以前那麼鬧騰,好像二房一下子規矩起來。
傅元令太瞭解石氏了,這樣做肯定不是悔改,一定是有什麼圖謀。
“二夫人這次真是令人意外,伯爺說要大辦,二夫人一口就答應了,要不是太夫人那邊不同意,這會讓兒府裡就該熱鬧起來了。”元智道。
傅元令想了想,笑著說道:“那現在伯爺跟夫人的關係一定是緩和了。”
“大姑娘猜得對,現在伯爺還在正院留宿了呢。”元智撇撇嘴。
尤嬤嬤進來正好聽到這一句,就笑著說道:“二夫人現在處境艱難,可不像是以前那麼舒坦了,再不想著改一改,這以後的日子怕是更難過。”
長房的大少爺建功立業,三房的四少爺跟著樊大儒,等明年下場少說會拿個進士回來,相比之下二房的二少爺卻是高開低走,現在心疾在身,明年要是不下場,這可就跟四少爺差了三年的功夫,耽誤多少事兒。
二夫人要是再像以前那樣折騰,這府裡可沒人買她的帳了。
這女兒出嫁前靠家世,出嫁後靠丈夫,年紀大了靠兒子。
二夫人前半輩子順順當當,可如今到了靠兒子的年紀,這兒子靠不上怎麼辦?
雖然還有個七少爺,但是那位還真是不是個讀書的料子,整日帶著二房的幾個庶子胡鬧騰,烏煙瘴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