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本就是賞燈吃元宵的日子,這次文會主要以猜燈謎為主。
傅元令將緊挨環城湖的大道佈置成燈市,縱橫東西,交叉南北,又設了個彩頭,是本朝名士的畫作,頗得文人學子的喜歡。
而且,訊息早早地就放出去了,這次地方大,準備足,不會再有中秋文會上不了船的事情發生。
傅宣瑤聽著大姐姐的描述就心癢的不行,“可惜我讀書不成,猜燈謎是不行了,我還是自己掏腰包買幾盞燈回來過過癮就行了。”
年後走親戚串門不間斷,伯府如今又復甦的跡象,因此這個年真是十幾年來最忙的一個年,每日前來拜訪的人都絡繹不絕。
如此一來,傅元憲的存在真是刺痛了石氏的眼睛,三夫人眼瞧著不好,就把傅元彬關到院子讀書,尋常不讓出來露面。
傅元令聽聞後樂了,三嬸嬸真是……聰明。
好在傅元彬真的坐得住,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還能把弟弟也拴在跟前。
美名其曰兄弟齊心,同甘苦,共患難。
這件事情太夫人知道後,特意讓廚房每日給二人送宵夜過去,這份銀子太夫人出。
傅元令在府裡並不常露面,只有家裡來了貴客,太夫人傳她時,她才會更衣梳妝出去見人。
雖說出了重孝,畢竟還是在孝期,無大事她也不出門,在家為母守孝。
這個年伯府過得熱熱鬧鬧,傅元令聽說石氏那邊已經跟唐家開始商議婚期,想要兒子早點成親了。
傅元玉現在的狀態太平靜了,石氏以前還能或訓或罵兩句,但是現在看著兒子她是一個字都不敢多說了。
尤其是太夫人見過傅元玉之後,看著孫子瘦成一把骨頭,更是把石氏叫去訓了一頓。
石氏現在就想著唐安珍趕緊嫁過來,讓兒子緩一緩,興許就能想開病好了。
傅元令對於傅元玉的事情很敏感,既不想多管閒事,又有點擔心。
只要跟石氏有關,她就覺得麻煩又厭惡,何況背後還有個傅宣禕,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就咬人一口。
可惜了傅元玉。
傅元令的朋友知道她在守孝,不會參加外頭的宴飲,因此年節裡沒有給她送請帖。
轉眼就到了上元節,李瀟安就約了幾個人在燈會上聚一聚。
傅元令知道元禮在,上元節的書會不會有問題,但是還是要去看一看。
肖九岐最近太忙了,不知道皇上怎麼回事,這個年把小兒子整日帶在身邊,肖九岐是真的一點時間都擠不出來找傅元令。
好不容易到了上元節,也不管老頭宣召他,撒丫子就跑了。
皇帝氣的吹鬍子瞪眼,臭小子。
肖九岐一大早就來找傅元令,把人接出府,知道她要去燈市逛一圈,兩人就上了馬車。
肖九岐看著傅元令,“總算是跑出來了,老頭這個年太嚇人了,整天困著我,你說他這是要幹什麼。”
傅元令之前收到肖九岐的信,知道他的窘況,笑著說道:“皇上送你去了京衛司,把你帶在身邊,估摸著是要給你撐腰的意思。”
肖九岐哼了一聲,顯然對這個答案很滿意,看著傅元令,“咱們中午去哪兒吃飯,我早飯都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