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轉眼就要到小年,上京的百姓已經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大街小巷買年貨的人比比皆是。
傅家商行又在這時放出雲州運來的貨物,諾大的商行人滿為患。
緊跟著競春舫又搞了個新活動,遊湖賞景過大年,畫舫上過新年,這也是一樁有意思的事情。
畢竟大家過年那都是在家裡,誰還出門過年的。
但是競春舫會玩花招,進了臘月後就開始裝扮環城湖岸,大紅的燈籠高掛樹梢,喜慶的對聯貼滿了兩旁的商鋪,斗大的福字隨著畫舫在湖中游動,從小年這一晚開始,每天晚上都有煙花盛宴。
年關開夜市,也是上京的一個傳統,環城湖岸搞得這麼熱鬧,自然是吸引了不少的小商販前來做生意,吹棉花糖,賣糖葫蘆,做糖人兒,這些最吸引小孩子了,小孩子一來大人自然也就來了。
如此,環城湖夜市就一下子活了起來,從小年開始,競春舫的畫舫就炙手可熱,預定都到年後去。
大筆的定銀到手,再加上環城湖商鋪的進項,還有云州舶來貨的搶手脫銷,還有後半年各地商鋪的進項,傅元令的荷包一下子鼓了起來。
傅家不僅自己會做生意,還帶著商盟的人一起,不僅把環城湖夜市搞得有模有樣,還在上京東西南北城各搞了一個。
畢竟上京城這麼大,從城南到城北坐馬車也得兩個時辰,只為了個環城湖夜市來遊玩,家裡家底不厚實的都玩不起。
但是,在其他地方搞個小夜市,就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還能再賺一筆銀子。
而且還能給朝廷多交稅賦,增加朝政收入,因此幾個夜市一開,簡直是皆大歡喜。
之前上京年下也會開放夜市,但是規模小,也沒有人會這麼大手筆的免費放煙花吸引人群聚集,所以往年夜市自然沒有今年這麼熱鬧繁華,整個上京都陷入了過年的狂歡中。
喬安易這陣子就忙這幾個夜市了,畢竟是傅家先把環城湖夜市做起來,緊跟著商盟就在喬安易的安排下佔據了其他幾個方位的夜市,他們這商盟的商戶都跟著吃肉喝湯豈能不高興。
商人嘛,最要緊的還是賺錢,有賺頭,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的商戶加入商盟。
傅元令得這個商盟一直也沒個正經名號,外頭一提起這個商盟就叫傅家商盟,雖然一直出面管事的是喬安易,但是人人都知道這商盟話事的是傅元令,商盟裡的大部分生意也是傅元令拉進來的。
當初加進來的小商戶,如今跟著傅家喬家家業都已經擴大不少,先是有競春舫賽龍舟,再到書會,如今又有年關夜市,商盟裡蒸蒸日上,就有越來越多的商戶想要入盟。
只是現在再進商盟可不容易了,條件也提高不少,且有名額限制。
上京本地的大商戶不少,最有名的便是聶、鄔、顏、蔣、易五家,易家長房的次子娶得是盧家盧老爺子的小女兒,因為盧家跟傅家的關係親近,易家當初雖然沒第一時間加入商盟,但是後來龍舟賽過後易家就覺得這商盟大有可為,便託了盧家的路子進了商盟。
如今看來易家真是押對了寶,有了這層關係,易家在商盟也很有些排面。
如今傅家在上京這幾年名聲赫赫,做生意不搶本地的買賣,自己專門從外往裡使勁,涉足別人沒做的產業,而且做得風生水起,短短几年功夫,現在上京提起有名的商戶,曾經的老商戶都落到了傅家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