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孫劉聯盟已破,孫權新敗,正是發兵南下的大好時機,諸君以為如何?”曹操問道。
司馬懿又道:“魏王,孫權雖敗,憑藉長江之險固守江東,我軍恐一時難以建功。而今關羽未死,蜀軍上下氣勢正盛,倘若趁我軍與江東鏖戰之際再度出兵北伐……只怕形勢堪憂。”
孫十萬同志確實在合肥留下了諸多慘痛的記憶,然而曹老闆多次伐吳……留下的回憶可也稱不上美好。
“唉……仲達所言,亦是寡人所慮。”
江東出兵荊州時,形勢一片大好,本以為在自己全力配合之下,孫權能一舉剿滅關羽的荊州軍,沒想到終究功虧一簣。
不但沒能遏制住劉備崛起的勢頭,反而再度送了一場大勝給他。
關羽不死,劉備不滅,這讓曹老闆如何能高枕無憂。
“如今劉備據漢中之險固守西川,荊州又有重兵把守江陵堅城,諸君可有良策為寡人分憂?”
先前勸進等著受封受賞時嗷嗷發言的群臣,此時卻都沉默了。
眼觀鼻,鼻觀心,仿如泥胎木塑,與先前判若兩人。
而有一人卻忽然出列發言,卻是先前群臣勸進時沒怎麼表態的行軍長史——劉曄劉子揚。
此人乃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之後,亦算是漢室宗親,少有才名,自投奔曹操之後屢獻妙計,尤其難得的是其對大局的分析掌控,與呂蒙之流完全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魏王,仲達所言有理。此時江東雖敗,我軍若欲南下亦非易事。縱然孫劉聯盟已不復存,蜀軍恐唇亡齒寒,絕不會坐視其亡於吾手。
“劉備兵鋒正盛,此時恰須挫其銳氣,安撫江東。漢中、荊州乃其防禦重點,皆不可取……卻有一地,魏王想取不難。”
曹操聽到最後眼前一亮,忙道:“子揚以為,寡人當取何地?”
“漢中以東三郡。”劉曄拱手道,“此番公明將軍(徐晃,不是宋江)配合樊城守軍出擊,本可重創荊州軍,便因東三郡之援軍給了關羽喘息之機。
“且三郡若得,東可控沔水隨時以水路支援襄樊;西可達漢中,為日後奪回漢中之路線再添虛實變化。”
曹操捻鬚沉吟:“嗯……子揚所言有理,然東三郡山高地險,只恐取之不易。”
司馬懿聞言道:“上庸申家坐擁數千家蔭戶,乃東三郡豪強之最,其兄弟二人未曾抵抗便降了劉備,可見亦非忠義之輩。
“似此豪強之家最想更進一步,魏王大可以高官厚祿誘之。蜀軍之將孟達,其父孟他當年曾重金賄賂中常侍張讓求官,有其父必有其子,魏王可一併遣使誘之。
“屆時再遣一軍攻取三郡,裡應外合之下,區區劉封不過無謀莽夫,蜀軍焉能不破?”
曹操聞言不禁哈哈大笑:“哈哈哈,仲達、子揚之言,甚合寡人之意!”
曹操立即回信孫權,信中寬慰其損失,對孫權的忠義大加讚揚。
那肯定要讚揚,自己幾個兒子加起來,都不如孫權此次立的功大。
當初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可真不白說。
曹操又上表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以安江東之心。
隨後便遣使備下厚禮,準備暗中聯絡東三郡的申家、孟達,伺機收復三郡。
而認清自己前路,與劉禪重新修好,此次立功之後又被父親賞賜,正喜不自勝,迴歸上庸準備繼續大幹一場的劉封,對此還毫不知情……
感謝“清閒散人2022”大佬100點幣,再次注資季漢武裝集團,您的點幣將用於季漢諜報工作,感謝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