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張兄弟三人久違的一起過了個元日,隨後便再次分別。
關羽、關平父子回荊州要將諸葛亮與趙雲換回來,此次除關銀屏外,卻將關興也留了下來。
說是打算讓他與劉禪多多相處,順便能一起接受諸葛軍師的教導。
對此劉禪自然不會反對,能多個人幫忙,他高興還來不及。何況還是二叔之子,天然和自己好感就高,不用顧慮忠誠問題。
張三爺則依舊要返回閬中,在參觀過棚戶區之後,元日過完,他還單獨去過幾次劉禪的郊外軍營。
再次看過赤星軍的日常操練、軍容士氣,最關鍵的是對劉禪的極高忠誠度之後,三爺仍舊繃著臉一言未發。
只是臨行前嘆了口氣,特意對劉禪說了一句:“阿斗,你說得對。”
能從三叔口中聽到這句話,劉禪原本對他的擔憂也是去了大半。
冬去春來,忙於江陵重建和恢復荊州戰後經濟民生的諸葛亮被換回了成都。
“孔明!你終於回來了,想煞吾也!”
說這話的不是老劉,當然更不可能是一直對諸葛亮以叔相稱、師禮待之的劉禪。
卻是尚書令法正……
迎接孔明的眾人都很高興,但此次法正格外激動。
諸葛亮要是再晚些回來,只會有兩個結果。
要麼法正薅光自己的頭髮,要麼薅光劉巴的頭髮……
無他,這姓劉的爺倆實在是太能造、太能折騰了。
光擴編赤星軍的花費、裝備配給,就憑空給他添了好多事兒。
一年之計在於春,原本就有諸多統籌規劃要做,當初有孔明一起幹的時候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
直到諸葛亮去了荊州,法正才發現沒了孔明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經濟、軍事、水利、農桑、商賈、豪族大姓……好像突然間哪都有處理不完的問題。
雖然瑣碎小事自有下屬處理,可是他們決定不了,報到尚書檯的事情可也不少。
法正只覺得這日子過得還不如回去再打一次漢中之戰……
要說他和諸葛亮的交情,還在漢中之戰以前。
他當初投了劉備,成功拿下成都後一朝得勢,便對以前有恩於他的人盡力回報,但對得罪過他的也毫不留情開展打擊報復。
殺人的時候,也是有的,而且對方也是官員。
有不少人對法正的行為不滿,就求到了諸葛亮那裡,想讓諸葛亮管管。
崇尚以法治國,並行儒家教化的諸葛亮,自然也不認同法正的做法。
但當時他是這麼說的:“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意思老劉當初天天日子過得那麼慘,睡個覺都怕媳婦害他,法正的出現就像主公的翅膀一樣,讓他翱翔天際,再不受制約。
今天咱又怎麼能對法正多加束縛,讓他憋屈呢?
諸葛亮一番“公然挺法”的言論,說得法正心裡那個舒坦啊,東州荊州兩派,自此之後再無什麼大的矛盾。
而且法正也主動收斂了一些,免得諸葛亮事後落埋怨。
漢中戰後二人合作無間,方有益州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