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郡一旦拿下,便可威懾漢中、支援襄樊,功勞可是不小。
別人之所以不與他爭這份功勞,其實是因為此人與太子曹丕關係十分親近。
他們可沒傻到去和未來主公的心腹爭功。
這些事情,曹操自然也看的通透,因此點頭道:“好,那便命夏侯伯仁兵發三郡,若能得勝,再行封賞。”
“是,謝大王!”
不過只讓他去做這件事,曹操自然也不放心,眼神掃了一圈之後,最終定在了一言未發的徐晃身上:“公明,汝可願為副將,助伯仁一臂之力?”
“是,末將領命!”
「如此一來,當可萬無一失。」
曹老闆雖然對三郡志在必得,但經歷了襄樊大戰,尤其于禁投了之後,一時也有些捉襟見肘,沒有太多人馬可派。
但想來此番突襲應該出乎劉備意料之外,三郡兵寡又有內應,料也夠了。
再說徐晃手下的新兵經歷襄樊之戰已經見過血了,同時又在樊城以北大破關羽的荊州軍,打出了軍心士氣,如今的戰鬥力也已非當時可比。
於是,夏侯尚為大將,徐晃副之,點兵一萬,不日兵發三郡。
……
上庸。
上次劉封找過孟達後,便回府耐著性子等孟達給自己回覆,絲毫不知道自己當時的氣話給了孟達多大的驚嚇。
而孟達等劉封一出門,就火急火燎的去了申家。
他當然不是要去質問申氏兄弟為何不動起來,劉封剛回來的那次接風宴之後,他私下已經去探過申氏兄弟的底了。
人家根本沒打算按劉封說的補什麼上計,就是敷衍之詞罷了,逗你玩呢。
他此去是想看看申家兄弟有什麼“打算”沒有。
曹魏派人來說自己,不可能對地頭蛇申氏兄弟不聞不問。
如今劉封似乎已經對自己起疑了,他必須借這個機會再去看看申家的態度,也好決定自己到底要怎麼做。
在經過了一番漫長而謹慎,極盡拐彎抹角的試探之後,雙方才確定,原來對方也有意“棄暗投明”。
本就關係處的不錯,這下孟達更是有了一種終於找到組織的安心感。
如果身為地頭蛇的申家也是這麼打算,那就好辦了。
不過那桓階多謀善辯,曹操也非是什麼良善之輩,雖然覺得如今已為人臣之極的魏王不至於出爾反爾,他們還是怕北方朝廷是想拿他們當炮灰。
因此雙方一商議,降曹可以,但必須等到朝廷大軍開赴,咱們再裡應外合。
可別自己等人殺了劉封降曹,結果朝廷沒發兵,光派使者給個虛銜賞賜什麼的……
那他們就要自己面對漢中王的滔天之怒了。
待他們尋桓階表明想法之後,桓階大喜過望,當即一番恭喜嘉獎之辭,魏王必定重用幾位云云。
對於他們的擔心,桓階也明確表示魏王對此早有安排,必定有大軍前來,諸位到時只需配合即可,不必憂慮。
於是申家兄弟與孟達便開始了自己焦急的等待,盼星星盼月亮,盼著曹魏大軍前來收復三郡。
到時孟達可以飛黃騰達,申家也能夠再進一步,融入上層家族的圈子。
每個人都在做著美夢,卻忘了還在等回覆的炸藥桶劉封……也不知道有十個不起眼小人物,早已到了三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