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章 諸葛治蜀,啟動

之後劉禪詳細說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南中大族叛亂,不外乎為了自己繼續當土皇帝作威作福,不欲接受中央管制,不想承擔納稅、徵兵之類的義務。

這是要重拳出擊粉碎的。

而南中之民追隨大族叛亂,則有生活困苦,文化相異,只看見臣服帶來稅賦等壞處、沒享受到好處等原因。

只要能讓其認識到對抗死路一條,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性,臣服反而能帶來生活的改善即可。

這兩點都是知易行難,歸根結底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己方足夠強大才能做到。

【家族和睦觸發】

【劉備好感度+1】(97)

老劉與諸葛亮欣慰點頭,這些他們並非不知道,但劉禪小小年紀也能看得如此通透,實屬不易。

尤其是老劉,如今兒子領兵作戰的能力他已經十分滿意了,但當主君也不是光會打仗就行了,今日聞聽此言,又放心不少。

商定了南中對策,話題既然引到了“打鐵還需自身硬”上面,諸葛亮便又接著說了下去。

“如今有曲轅犁,大利農耕。但汛期將至,水利之事亦重。臣雖已派人督修都江堰,還望大王設專職督管此事,並將歲修之制納入蜀科,以律法規之。”

劉備有些疑惑,修個都江堰而已,有必要這麼大動干戈嗎?

“有都江堰,方有益州天府之國美譽,此實乃國之命脈,不可不察。”諸葛亮嚴肅道,而後起身,將一卷竹簡遞過。

益州並非一開始就是受上天眷顧的天府之國,相反,有都江堰之前,蜀地常受岷江肆虐之苦。

而修築都江堰之後,分岷江之水,每逢汛期非但不會再侵害百姓,反而充分灌溉了萬頃良田,益州這才有天府之國美譽。

說是國之命脈,並不為過。

然而在諸葛亮之前,還從未有人將其上升到國策、律法的程度。

老劉看罷愕然,又將其遞與劉禪。

劉禪拿過一看,這裡面詳細記載瞭如何維護都江堰的全部細節,就連泥挖多深都有具體到寸的規定……

只能說,確實是諸葛亮辦事的畫風。

細,太細了。

而後諸葛亮又取來一把石尺:“大王可以廣發此尺,令官吏河工以此為準。”

劉備:“……就依軍師。”

“欲充實府庫,壯大我軍,唯薄賦斂,無盡民財,方是長久之計。興修水利,勸課農桑,皆是為此。”

之後劉禪就聽著諸葛亮這位三國後勤之神、傳奇奶王闡述自己的觀點。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別動不動就加稅賦,那麼做太低端了,總靠這個打仗老百姓遲早造反。

應該先想辦法讓百姓富起來,然後咱再去分他們增長出來的財富,這樣一來百姓不但不會厭戰造反,還會感恩。

劉禪不禁感嘆,啥叫格局,這就是格局啊。

等眾人聽完諸葛亮的想法,老劉拍板確定了新一年的發展路線之後,這場事關重大的高層會議也到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