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劉禪對他的瞭解來說,他應該是已經知道出了什麼事。
這不奇怪,成都城發生這麼大事,老劉如果都不能第一時間知道,他可能早就被暗殺無數次了。
而他身旁還跪著一個不算生面孔,又稱得上身居高位,卻存在感很低的一個人。
此人這時候跪在面無表情的劉備前面,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劉禪認識此人,他叫劉琰。
這是劉備少有的真正“宗族成員”,和老劉乃是同宗,是當初在豫州的時候被劉備念在同宗之誼一手提拔上來的。
當初老劉也曾對他寄予厚望,可惜這人根本不是那塊材料,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和各位高官吹牛逼。
身居高位,卻幾乎從不參政議政,當然憑他的能力也議不出個甚來。
雖然德不配位,但對於沒有宗族追隨的老劉來說,也還是厚待這唯一一個同宗之人。
他雖然軍事政務全都一竅不通,好在也沒惹過什麼大麻煩,竟然一路高升,直到最近又坐上了“中二千石”的衛尉一職。
這個職位早年間那可是相當重要,而且深受皇帝信任的職務,一般大臣想都別想。
因為這是負責戍衛皇宮的“南軍”統領,近侍近衛的頂頭上司。
有漢以來,皇室禁軍分南北,北軍兼顧野戰,而南軍專職宮廷戍衛。
如今老劉已經登基,自然也要恢復原先的架構,攤子可能不夠大,但部門一定要全。
之所以說是“早年間”,是因為那已經是西漢時期的事兒了。
隨著東漢官員實際職權的變遷,現在的衛尉名義上沒變,實際上卻成了一個類似吉祥物的存在,倒是很適合劉琰這傢伙。
其實老劉今天喊他來,只是看他升官之後有點飄了,想借這事兒敲打一下罷了。
可惜基本沒有政治頭腦的劉琰根本沒懂,以為老劉真因為太子遇刺要辦他,屎都差點嚇出來……
“你回去要嚴加整頓南軍,不可懈怠!下去吧。”老劉見兒子來了,揮手打發了劉琰。
劉琰如蒙大赦,連忙磕頭:“是!臣定讓他們加強守衛,絕不讓此類事情再發生,請陛下放心!”
躬身退出去的劉琰看見劉禪,低頭算是行過一禮,劉禪微微點頭致意。
對這種從內而外都沒什麼價值的人,他實在不感興趣。
“父皇,你已經知道了?”
老劉先是上下打量劉禪,表情一鬆:“沒事吧?”
劉禪自信笑道:“兒豈是那麼簡單便能被人刺死的。”
老劉終於繃不住了,拍案站起,怒罵道:“莫讓朕查出是誰作亂於內!朕不夷其三族,實難消心頭之恨!”
看來老劉也覺得是有內鬼。
這事確實很明顯,從這刺客周密的刺殺計劃,以及對鄧芝訪吳、星彩來成都的時間皆瞭如指掌來看,必定是內部有人策劃,或者提供訊息。
“此人雖作荊州軍打扮,但背後之人恐非關二叔麾下。”劉禪跟著說了說自己的想法,“依我之見,當是益州官員將領所為。”
此時資訊不暢,荊州那邊的官員將領,根本不可能將這裡的情況把握的如此精確。
“嗯,確是如此。”老劉點頭道,“你心中可有目標?”
劉禪點點頭,又搖搖頭:“源頭的主使自然是北方曹魏,漢吳聯盟之際,我若遇刺……再放些挑撥咱們與二叔、東吳的煙霧彈出來,聯盟肯定就吹了。
“那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曹魏,這並不難猜到。只是我內部何人主使,或是給曹魏報信……卻沒什麼頭緒。”
劉備先是欣慰點頭,對兒子的分析十分滿意,但很快臉色又陰沉了下去。
北伐在即,若不能把這個叛徒揪出來,實在令人如鯁在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