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領大軍在外,中央相對空虛,而原本因荊州之戰勢同水火的孫劉兩家,卻因陛下伐吳而再次結盟。
從得知孫劉復盟,到劉備北伐出兵,決策之果斷,出兵之神速皆超乎預料。
對方只怕早有準備,一直在等著這樣一個時機。
張郃他自己尚有兩萬兵馬屯陳倉,長安以及周圍拱衛各處要地的兵馬營寨,林林總總亦有三萬餘眾。
原本他對蜀軍北伐雖有預料,但並不擔心。
這些兵力,加上他前期做的佈置,憑藉雄關防守可謂綽綽有餘。
然而當戰爭真的來臨時,卻與張郃做過數次的推演相差甚遠。
首先就是散關、斜峪關雙雙告急。
張飛率兵經陳倉道猛攻散關,趙雲率兵經褒斜棧道攻斜峪關。
尤其是前線回報張飛軍中多備發石車,威力巨大。
散關雖地勢險要,不利於那些發石車完全排布展開,但其遠超尋常的射程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點。
與張飛的強攻猛打相比,趙雲在斜峪關的攻勢則顯得相對謹慎許多。
張郃一番權衡之後,認為陳倉道應當是蜀軍主攻方向,褒斜道的趙雲當是佯攻。
北不得散關,無以圖漢中;南不得散關,無以圖關中。
斜峪關丟了,還有郿縣,再說斜峪關也不似散關那般險峻,再奪回來也是可能得。
相較褒斜道的斜峪關來說,散關丟失的風險更加難以承受。
張郃先期派出千人支援散關,向散關運送箭矢等守關物資,同時安排人手準備定期換防,減少散關守軍壓力。
斜峪關那邊自然有郿縣向長安通報,坐鎮長安的夏侯楙自會處理。
夏侯惇這兒子雖然……雖然打仗方面確實挺廢物的,完全沒有繼承老爹的天賦,但總不至於連這種防務都處理不了。
然而正當此時,張郃卻又接到了一個宛如晴天霹靂般的訊息。
劉備親率大軍,以丞相諸葛亮為軍師,麾下馬超領偏軍,太子劉禪親自領兵為先鋒,浩浩蕩蕩經祁山道開赴隴右。
祁山堡高剛被圍困,西縣望風歸降,郭淮見勢不妙提前收攏軍心還算可用的各路兵馬萬餘人,與天水太守馬遵退守上邽。
現如今,隴右五郡據說已大部望風而降,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劉禪領軍北上,去向不明,郭淮推測很可能是要截斷關隴大道,阻擊援兵!
情勢十萬火急,請左將軍即刻發兵來援,否則隴右不保!
這封沿著渭水送來的緊急軍情,字字彷如尖刀一般紮在了張郃心上。
現在不用考慮張飛和趙雲哪路是疑兵了。
他孃的全是疑兵,劉備那邊才是主力!益州竟然選擇了隴右作為主攻方向!
也不怪張郃等人沒有防備,這年頭打仗要的就是耕地和人口。
隴右、乃至涼州,土地貧瘠、人丁稀少,綁在一起都沒有關中八百里秦川的價值大。
可他們就是打了,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一步錯步步錯。
現在隴右局勢已經爛了,張飛那邊還在不計代價的猛攻散關,看那個樣子根本不像佯攻。
到底要不要冒險去救隴右,這成了擺在張郃面前的一道難題。
他一個降將,能熬到今天殊為不易,如今陛下遠在江東,這個選擇只能他來做。
選錯了,便是萬劫不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