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之所以不擅長大軍團作戰,首先是野路子出身,太多年兵微將寡,並沒有什麼指揮大軍團作戰的實踐經驗。
家道中落讓他連理論經驗都不具備。
除此之外,一輩子沒打過富裕仗、窮怕了的心理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辛辛苦苦攢了半輩子的龐大兵力一旦掌握在手裡,老劉就會下意識的瞻前顧後起來,過去的果決全被扔到了腦後。
但老劉能創下這份兒家業,優點也很明顯——聽勸。
他不會不要緊,手底下有人會啊。
所以無論是當初法正建議移駐定軍山,還是現在諸葛亮主張去取上邽,老劉全都從善如流。
這一點倒是頗有高祖遺風。
老劉毫不猶豫的下令,留三千人繼續圍堵祁山堡,而後盡起大軍,開赴上邽而去。
“呼……”眼見劉備大軍離去,祁山堡魏軍將領高剛大大的鬆了口氣。
他早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時時刻刻都想投了算了。
只可惜祁山堡乃是曹魏扼守西南的重要據點,守將高剛的妻兒家族全都在大後方,他要是敢投降,立刻就會喜提“全家桶”。
這項從曹老闆開始的曹魏傳統藝能,曹丕自然是要繼續發揚光大的。
不過……援兵如果再不來,他也顧不得那許多了,啥也不如自己的命重要。
……
劉備大軍途徑西縣,縣中有小吏欲趁夜去給郭淮報訊,卻早在諸葛亮預料之中,尚未出城便被接管西縣城防的漢軍抓住,斬首懸於城門。
郭大使君還完全不知道身後發生了什麼,為了恫嚇冀縣城內的守兵,還發動了兩次佯攻。
他姜維有些膽識不假,難道守軍還能都如此這般不成?若都這麼有骨氣,怎麼當初一見蜀軍就投了?
只要他把壓力拉滿,一定能逼得城內守軍崩潰!屆時自會將那姜維首級,拱手獻於他郭大使君帳下。
結果除了留下幾百屍體之外,這兩次佯攻啥成果也沒有……
之後他又試過假意撤軍,想要引誘姜維主動出擊,結果對方根本不上當。
反倒是自己這邊計程車兵,被這種前腳撤兵、後腳復又不撤的極限拉扯搞得身心俱疲,心中暗暗咒罵不已。
城內守軍壓力拉滿沒有不知道,被來回折騰的魏軍壓力可是快拉滿了,再想讓他們拿命去填,士氣恐怕就要崩了。
能造成這種結果,劉禪留下的兩千五百人功不可沒。
尤其是那五百赤星預備隊員,不僅充當著守軍的骨幹,甚至防衛之餘還利用時間給其他人講赤星軍和太子的事蹟。
這本是他們慣例最喜歡的吹水打屁行為,卻在不自覺中大大鼓舞了士氣,就連姜維幾次路過時都聽得入神。
“使君,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如今軍心士氣受挫,不如……”副將試探著說道。
畢竟任誰後方有一支數倍於己的大軍,誰也沒法安心,天天擔心自己被大軍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