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6章 兩家君臣

劉曄心裡這個氣啊。

上次那東吳稱臣,分明是因其內部空虛,而西蜀又剛剛發動南中之戰,乃是南征江東的最佳時機。

那會兒讓你打你不打,結果現在西蜀兵精糧足,江東恐怕實力也已恢復,你卻鐵了心要南征……

退回隊伍中的劉曄沒再說什麼,一來此時曹丕恐怕正在氣頭上,再說也聽不進去了,只能回頭散朝了找賈詡、司馬懿等和曹丕更加親近的人商議一番,看能不能再勸勸。

二來嘛……他現在只覺得腦瓜子嗡嗡的,也實在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司馬懿等人也是如此想法,現在曹丕的這個狀態根本勸不得,還是私下另議吧。

皇帝有自己不該逾越的界限,臣子同樣也有,像這種大方向上的事,拍板做決定的永遠只能是皇帝。

臣子們可以提意見,卻不能替皇帝做決定,這也是大家默默維護的遊戲規則之一。

尤其本就是篡權上位的曹丕,對這種事情更是極為敏感,畢竟曹家如今勢大,在這種時候引起曹丕的懷疑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因此當曹丕對這件事做出了決定之後,大臣們便默契的不再多言,轉而奏起了其他事情。

一國新立,自然也要許多新舉措、新氣象。

總的來說,曹丕還是幹了一些實事兒的,有不少舉措也自有其積極意義。

除了禁止後宮干政、宦官干政、外戚干政,還藉著打擊兄弟曹植的機會,削奪藩王權力,以免諸侯作亂。

然而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步子邁得有點大,以至於埋下了無力阻止外臣奪權的隱患……

除此之外,經濟上繼續發展屯田,對於嚴重的通貨膨脹,曹丕直接下令鼓勵迴歸交易的本質——以物易物。

以糧食和布帛為硬通貨,同時鼓勵百姓以物易物。

這種辦法雖然簡單粗暴,但至少也穩定了北方混亂的社會秩序,也在逐步解決戰爭帶來的通貨膨脹。

總比繼續超發劣質五銖錢來的好些。

同時提倡官員節儉,下詔禁止厚葬。

鼓勵恢復生產、除禁令、輕關稅、刑名政策放寬,北方各地皆有逐步安定下來的跡象。

散朝之後,司馬懿再度找到了曹丕。

“陛下……”

只是這次還沒等司馬懿開口,曹丕便一揮手道:“卿若欲勸朕莫要伐吳,那還是不要說了!”

司馬懿聞言一滯,顯然沒想到曹丕連說話的機會都不給他。

“益州重山阻隔,取之不易。若攻荊州,益州援兵順江而下,馳援極快。江陵城堅,東吳荊州一戰數萬兵馬久攻不下,亦非佳選……

“如今孫權假意歸降已被孤識破,正好以此伐吳。如今孫劉聯盟破裂,縱然劉備有心相助,亦不復赤壁時那般同進同退……”

曹丕說了很多,雖然伐吳已經錯過了當初最好的時機,但司馬懿至少也知道了,曹丕不是腦門一熱做的衝動決定,他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曹丕肯定也後悔自己當初給孫權封王的決定,只是身為皇帝,拉不下臉來承認罷了。

意識到這一點的司馬懿,神色也不再顯得那般急迫,力勸曹丕的心思也淡了。

曹丕最後凝視著司馬懿的雙眼:“仲達,朕亦知屯田守成十數載,乃是最穩妥之策……但朕是這大魏第一個皇帝!”

“臣,必竭股肱之力,助陛下伐吳!”司馬懿恭敬的一禮到地,直接表態。

後面的話不必說,司馬懿也全都明白了。

不折騰確實是一種智慧,但曹丕做不到。

不管手續再全,在許多人看來他曹家仍舊是竊國之賊。

除非他是在平定全國之後,再逼劉協禪位,或許會好很多。

但如今事既然已經辦了,那隻能儘快用他這個皇帝的“績效”說話,證明他才是天命所歸之人。

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這也是為什麼他一聽說孫權降了,明知不對勁卻仍舊願意給對方一個機會,甚至不惜封孫權大魏吳王,實在是因為誘惑太大了……

也因此發現自己被耍,便迫不及待要伐吳。

司馬懿已經從曹丕的一句話中,抿出了這位大魏新皇的心思,再勸無益,還不如想想怎麼把仗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