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旭清看了眼青枝道:“想必這位就是孔大夫家的小孔大夫了?”
青枝拱手答道:“正是,在下見過莊先生。”
莊旭清問:“你們此來是為了給我這些學生看病的?”
青枝道:“正是。”
莊旭清道:“我曾於兩個月之前將令尊請來看過。”言下之意便是,你何必仍要多此一舉。
青枝道:“我也聽家父說過了,此番過來,是想再找找我父當日未曾找到的原因。”
莊旭清道:“既然如此,孔大夫有請。陸公子有請。”
說著將兩人帶入了學堂裡。
青枝往學堂看了一眼,只見眼下只有五六個孩子而已。
而學堂裡的桌椅卻是三四十個,也就是說,本來該有三四十個學生在這兒,眼下要麼病的病死,要麼有些學生被其他人的病症給嚇跑了。
剩下不曾離開的學生,是因為覺得自己不會遭此劫難?
眼下還未離開的學生們看樣子年齡在六歲在十二歲之間。
青枝看了看還在的這些,問道:“這些人因何未曾離開?”
莊旭清答道:“這些人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無處可去。”
青枝心道難怪。
看著這些孩子,環顧著學堂,她設身處地為莊旭清想了一下,作為一個本來一番好意的不求回報的先生,滿腔熱血想要為窮人家的孩子教些知識,卻反落的如此下場,必然極度打消其積極性。甚至會生出厭世之心也是有可能的。
她看著眼前這些孩子的臉,倒不像是有病的模樣。
走到孩子們面前,一一為他們把脈,讓她疑惑的是,無一不是正常的脈博。
難道這些孩子到時候會突然病發?
在她為孩子把脈的時候,莊旭清道:“我請來了三十多位大夫來此,沒有一個知道孩子們因何發病。也沒有一個大夫看好過任何一個曾經病發的孩子。”
青枝問道:“大抵幾個孩子有了病症?”
“死了五個,病了二十個,然後其他人俱被父母帶回家去了,剩下的這些,是實在無處可去了,都是我在路上遇到帶來的……”言畢,神情中不無自慚之色,彷彿極後悔自己當初的心血來潮的善舉。
青枝問:“曾經那些孩子病症如何?”
莊旭清道:“大多數孩子先出現四肢無力之症,每個孩子犯病時都說身體感到十分的疲倦,聽課時總開小差。有些孩子會出現腸胃問題,沒有食慾,越來越消瘦。膚色還會越來越蒼白。”
青枝心道,普通傷寒也會有類似的症狀,於是又問:“還有什麼症狀?”
莊旭清想了想,道:“很多孩子出現牙齦腫痛和牙齦出血,面板出現一些淤血的紅點。”
聽到這裡,青枝看了眼那些正在讀書的孩子,道:“他們都在這裡吃住?”
莊旭清道:“是的,他們無處可去,也無人為他們製作乾糧,便與我家的下人一起吃飯,說來也怪,這些無父無母的孩子反倒無一個生了病的。”
聽他說到這裡,青枝心裡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