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道:“遞給孔大夫?你們是想對他……”這年輕人昨天也聽說了關於孔大夫的傳言,此時暗忖這些人叫孔青之前來必然是別有用心。
方遠道:“我們只是想讓他一起來研討研討醫術,畢竟他的一些醫術是我們其他大夫沒聽說過的。”
年輕人將信將疑道:“當真?”
方遠道:“自然是真的。對了,你拿著信去孔家的時候,遇到一些江北城百姓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們一起過來旁聽一下孔大夫的精彩醫術講述。相信你們也會感興趣的。”
這年輕人接了信,道:“好,我會把孔大夫叫過來,你們稍等。”
他並不完全信這方遠的話,但卻接了信,因為他想要看好戲是怎麼上演的。他看出來了,這裡等會一定會上演一出精彩的好戲,那可是江北城好多年沒上演過的好戲了。
過一會兒,這兒可能發生的到底是十家藥房的大夫一起切磋醫術,還是九家藥房的大夫趁機刁難一位大夫,氣氛是融洽還是劍拔弩張,他是不關心的,他只知道,不管是哪一種狀況,都一定不同尋常。
所以,他拿著信往江北城內趕去時,一路上告訴了許多路過的人有九家藥房的大夫在六里長汀北端的涼亭那兒站著,還告訴他們,那些大夫讓他送一封寫給孔青之的信,讓孔青之務必前往。
他路過的那些江北城的百姓一聽到他說的這件事,本來要去買年貨的人也不去買年貨了,本來無事想在街上溜達的人也不溜達了,都往六里長涇那兒奔去。
不多時,六里有汀那兒就擠滿了人。涼亭外裡三層外三層。
這些來看熱鬧的江北百姓把那群大夫們圍在了中間的涼亭內。
當那個去給青枝送信的年輕人到了孔家藥房門口時,發現門是關著的,就把門敲的啪啪響。
不多時,青枝過來開門。
她早就在等著這一刻。她也猜到了他們不會派自己的人前來,而是派個不相干的人過來。
年輕人拿著信對她說道:“孔大夫,這是你的信,有人想讓你去六里長汀去研討研討醫術......你會去嗎?”
青枝接過信,與其說它是信不如說是一張信紙,因為沒有信封。
她展開它,匆匆看了兩眼,信的內容和她想的差不多,她老早就猜到了,他們想讓她過去可能用什麼措辭。
她淡然對年輕人道:“自然要去,切磋醫術這事為什麼不去?”
年輕人愣了愣,似乎沒想到孔大夫會這麼單純,竟然信了他們叫她去是為了切磋醫術,他嘴唇張了張,道:“那您快去吧,我有事先走了。”
說著,他離開了孔家門前,往六里長汀趕去。
他要先於孔大夫一步到達那兒,因為這樣等會就可以看一幕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