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慶忽然有些心神不寧,因為越是靠近眼前這處樹影幢幢的樹林,他總覺得在看不見的背後,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令他毛骨悚然。
天上掛著的那輪太陽已經開始西垂,樹林中不再燥熱,反而有一股涼意,小陸小吳小楊三位九品捉妖師皆止不住的微微發顫。
他們六人來到袁指揮使袁牧出事的地方,商慶發現現場只有些許打鬥的痕跡。
捉妖師的鎮妖盤只有一個功能,在正常情況下,佩戴者百步記憶體在的妖氣,鎮妖盤都能感應到,並透過指標的振幅,可以大致判斷出妖的強弱,相當於一個追蹤器的作用。
然而此時捉妖盤並無反應。
現場也沒有殘留妖氣。
商慶整顆心頓時沉入谷底,看來以袁指揮使六品的實力,在那隻虎妖手中並沒有堅持多久。六人中,孟懷安這位戰力最強者,又能堅持多久呢?
羅忠與他都是七品,另外三人都是九品,如果六人在完美配合的情況下,或許還有一戰之力,然而,這很難!
“羅大人,我們去發現那名樵夫屍骨的地方看看吧!”商慶說道。
羅忠在前面帶路,幾人穿過樹林,眼前怪石嶙峋,各種動物的骸骨遍地都是。
羅忠四人雖故地重遊,卻仍然感到駭然,不禁打了個冷顫。
孟懷安知道一些幾人不知道的資訊,自從萬年前的那場“永夜”之後,儒教大興,教化萬物生靈,逐漸以人為長。有的妖就認為食人最為滋補,然而對於人類來說,妖的妖丹、精血、肉骨也皆是大補之物,人類與妖族之間相互獵殺,從未中斷,直到三百年前。
草木禽獸之精被人吸引,妖再獵食人類,而人又是世間情緒最複雜的生靈,七情六慾,因果難消,久而久之,妖在獵食人類過後,早已被戾氣纏身,逐漸以食人成癮。
看著這遍地的骸骨,那虎妖恐怕已是靈氣被矇蔽,性情兇戾,甚至瘋狂......
商慶也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問道:“孟大人,你覺得這虎妖有多少道行了?”
“恐怕修行時日不淺,聽說即翼山各種猛獸很多,時常下山傷人,近年來,南山鎮已少有發生這種事情,不然那樵夫活動的範圍也不會越過青虺廟。原來是山中出現了妖獸,或許此虎妖已經凝結出了妖丹。”這是孟懷安從羅忠那裡瞭解到的最新訊息後,加以判斷,得出的結論,神色異常凝重。
竟是大抵不差!
妖、獸本同源,以前信奉妖神廟時,《萬妖鑑》上並不曾有記載過“妖食禽獸(此處指飛禽走獸,簡稱禽獸)”的情況。
《萬妖鑑》是出自那位儒教大聖人之手,起初的目的也是為了方便教化,畢竟聖人說過“有教無類”。聖人覺得既然妖也是生靈,當然也同樣享有被教化的權力。
......
骸骨的盡頭,有一石洞,洞內彷彿有微光。
幾人入洞,洞中倒是沒有骸骨,眾人都覺得奇怪。微光處,另有一狹窄洞口,僅容一人透過,幾人合計一番後,孟懷安在前,羅忠在後,相繼進入窄洞內。
幾人繼續走了約莫半盞茶功夫,忽然變得開闊明亮。眼前土地平曠,湖河交織,石橋拱立,湖中有輕舟緩行。湖畔房舍儼然,阡陌之中,黃髮垂髫,怡然自樂。
天上的紅日霞光萬道,如詩般靜謐安寧,好一個世外桃源。
“羅頭,你快看那人,是不是袁指揮使大人呀?”陸丞發出驚呼,語出驚人。
羅忠望去,那座進村的石橋上,站著一人,他看得眼皮直跳,還真是袁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