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慶以天元落子,荀安還以為他聽懂了自己的言外之意,沒想到這小子……
落子天元,根基實為妙手,根基虛為俗手。商慶明顯是“化本手為常態,築妙手之高臺”,大意了。
荀安突然生出一種不詳的預感,若是這小子以後知道了他兩人的真實存在,怕是少不得一番你掙我鬥。
看來得趁此機會,好好合計一番,他瞥了眼雲焱,心中頓時有了計劃。
雲焱此時拈子不知落在何處!
看著雲焱吃癟,荀安雖然樂得一番幸災樂禍,不過卻還是幫他解圍道:“小友,你剛才說自己是一名捉妖師,可是已入修行?”
從荀安的理解來看,捉妖師肯定是負責捉妖的,既然是跟妖打交道的人,應該也不是普通人,沒點修為怎麼能行。
商慶趕緊站起身來,恭敬道:“晚輩不知修行事,還請仙君賜教。”
荀安呵呵一笑,看向雲焱說道:“雲道友,修行之事你便跟這位小友好好說一說吧?”
雲焱心若明鏡,順勢將指間黑子放入棋盒,示意商慶坐下,便緩緩開口道:
“昊天之下,三教為尊,百家爭鳴;陰陽界外,七國縱橫。
修行之事,道教曰修道,修大氣,養清氣,無上無極。遁世窮萬物,與萬物一體。
儒教曰修身,修正氣,養浩然正氣,天地長存。修之以正,則造化蒼生;修之以邪,則生靈塗炭。
佛教曰修持,化怨氣,養和氣,心無上正等正覺,明心見性以成佛。
修道在境界上分為九個大境界,煉氣境,築基境,金丹境,元嬰境,化身境,出竅境,合道境,渡劫境,飛昇境。三千年前,玄都山道門天宗重整三千道藏,統著《道綱》,將每個大境界進行了細分。”
商慶問道:“請問仙君,何為煉氣?”
“人為萬物之靈長,有正經十二,奇經八脈,氣穴七百二。煉氣者,須先納氣入神闕,在體內形成氣海後,方可修行。每個人的氣海皆不一樣,有如淵潭者,也有如湖泊者……
煉氣有十層,氣走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始於神闕,經水泉、丘墟、陽池、勞宮、湧泉、太淵、關元、太沖、神門,最終匯聚於靈臺,以期築基……
小友你如今的境界便是煉氣境一層,已在神闕中形成氣海,故又可稱之為神闕境。”
“請問仙君,那又何為修身呢?”
“儒教修身,修身者,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修身需先養浩然氣,胸中一點浩然氣,天地萬里快哉風。
養氣為先,煉身其次。在境界上分為養氣境,煉身境,立身境,不惑境,知命境,耳順境,無矩境。
儒教大聖人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大聖人建立儒教後,儒修之境界,由此而來。”
商慶消化許久,震撼不已,這些他知道的並不詳細,如今聽了雲焱的一番話,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又追問道:“仙君,我該如何踏入煉氣境第二層呢,可有修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