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093【吾乃士子,非師僧也】

楊稷、白琪聯手闢佛的訊息,傳得比段譽前往洛陽的速度還快。

段譽一家子剛到長江,雲南闢佛就已透過四川電報報告朝廷。

準確來講,那已經不止是闢佛,但又還未達到滅佛的程度。甚至楊稷、白琪還扶持大理禪宗,一邊提著刀子搞鎮壓,一邊讓禪宗去跟密教鬥。

無論是大理密教還是上座部佛教,在楊稷看來都屬於妥妥的異端,偏偏這兩派在雲南實力最強。

也就禪宗還屬於可利用物件,至少楊稷跟禪師聊起來,不會因為觀念衝突當場翻臉。正好禪宗在雲南又比較弱勢,因此短期內可以互相配合,一儒一佛聯手進行教化,比單獨用儒學更容易讓百姓接受。

“我有功無罪,為何要抓我?我不服,我不服!”

董明壽歇斯底里大聲叫喊。

是他關鍵時候帶兵奪了大理南城門,把疾追而來的大明騎兵迎進城,可以說有獻上大理國的都城之功。

而且,他家還世襲大理密教首領,也可視為大理所有讀書人(釋儒)的宗師。

有功勞又有名望,董明壽覺得自己穩了。

誰知朝廷的賞賜還沒下來,他就被白琪派人從家裡當眾抓捕。

一群釋儒打不過官兵,紛紛繞去大門那邊,把董家宅邸內院的院門給堵住,想要營救他們的精神領袖。

“旦有拒捕,格殺勿論,你們在等什麼?”範汝為怒喝。

“殺!”

院內院外的大明士卒,朝堵在院門口的讀書人夾擊而去。

轉眼之間,那幫釋儒就被捅死捅傷二十餘人,剩下的嚇得原地跪倒大呼饒命。

血淋淋的場面,嚇得董明壽雙腿發軟。

他再也不敢說什麼,乖乖配合著被明軍帶走。

董明壽當然知道自己為啥被抓,他當初在洛陽覲見朱皇帝時,就答應了要改革大理密教。

但這段時間他卻陽奉陰違,嘴上說著厲行改革,暗中慫恿士子、僧人到官府扎堆請願,並且暗示各地寺院對於改革糊弄了事。

董明壽認為這樣做就夠了,明著改革可以給官府面子,暗著不改能維護自己威望。

豈非皆大歡喜?

可他覺得皆大歡喜的做法,卻讓所有被調來雲南的文官怒不可遏。

歸根結底,是思想習慣的問題。

大理國的所有讀書人,都認為佛儒雙修沒問題,而且應該更偏向佛學,用梵文註解儒經也沒啥大不了。

而被派來雲南的文官呢?

他們也默許儒佛雙修,但這已經是底線。儒必須排在佛的前面,而且大理密教必須改革,梵文也堅決不允許用來註解儒經!

在董明壽眼裡是小事一樁,在大明文官眼裡屬於十惡不赦!

要知道在另一個時空,大理密教在元明兩朝改了又改,已經非常世俗化並且儘量遵守儒家倫理。但到了清朝中期,依舊被文官不斷抨擊,甚至鬧到朝廷由乾隆親自下令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