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後記十二·儒家也能婆羅門化

圍牆挺高的,只搭凳子不夠用,還得去搬梯子才行。

剛把梯子搬來搭好,母親王貽彤就無聲無息的出現了。

之前給謝衍端藥的侍女,此刻縮在王貽彤身後,低頭不敢與他對視,顯然她就是通風報信者。

“你們要去哪裡?”王貽彤問道。

王昇嚇得跟鵪鶉一樣,縮頭縮腦回答“娘子容稟,我與郎君……”

“沒有問你!”王貽彤直接打斷。

謝衍只能說“我想去府立圖書館,查閱這幾年的化學期刊。”

王貽彤冷笑“你當自己的親媽沒讀過書?你說自己想轉理科,都還沒正式上課呢,用得著去查閱化學期刊?那些學刊上的文章,科舉根本就不考,只有飽學之士才看得懂。你——看得懂嗎?”

“懂的,母親若是不信,可以一起去圖書館。”謝衍說道。

王貽彤盯著兒子看了又看,並沒有當場否定,而是說“那好,我跟你一起去圖書館。”

又叫上幾個健僕,母子倆乘坐馬車出門。

離開內院的時候,小妹跟來廊下,躲在立柱後面,朝著謝衍悄悄做鬼臉。一副六哥你死定了的表情。

城內並不亂,真正混亂的是城外。

馬車直奔東南城區而去,文廟、貢院、府學、縣學、小學、圖書館都在這一片,周邊街道的店鋪也多經營文化用品。

包括京城在內,全國都是這樣的佈局,官方文教機構必在城內的東南方。

今日天氣涼爽,出門逛街的還挺多。

都被前些天的悶熱給憋壞了。

從七八歲到二十七八歲,不同年齡計程車子們,聚在這一片的各家店鋪當中。

甚至還有不少女學生,或是家人陪同,或是閨蜜相邀,手持各式扇子沿街漫步,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謝衍把車簾拉起一角,偷偷欣賞那些古代美女。

王貽彤心想,也該給兒子說媒相親了。但還要等明年科舉再說,萬一能夠考中秀才,跟人結親時也更有底氣。

只不過,兒子撞壞了腦袋,以前學的全忘了,還鬧著文科轉理科。

唉,這怎考得上?

馬車在府立圖書館門前停下,王貽彤領著兒子進去。

一樓坐滿了人,以學生居多,竟也有不少的普通市民。

小市民居然有閒心來讀書,看來這個大明並不糟糕。拋開那些最底層的窮人,也別管官僚之間如何惡鬥,大明從宏觀角度而言是欣欣向榮的。

大明王朝,在鼎泰帝控制軍隊之後,確確實實進入了真正的鼎盛期!

之所以看起來很亂,一是沿海和內地發展懸殊,醞釀出非常激烈的地域矛盾;二是鼎泰帝的皇權受到威脅,對官員的各種行為容忍度極低,在晚年佈局故意讓矛盾更加激化。

事實上,鼎泰帝如果不表現那麼強硬,後期滿朝文武就全都是賢臣,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好臣子。

強硬倒是也可以,但鼎泰帝當時老邁病弱了啊。

皇帝自己精力不夠,還讓太子徹查大案,自然搞得那些文武人心惶惶。直至太子自然病逝,皇帝更加老邁不堪,跟皇帝矛盾極深的臣子肯定生出更多心思。

這個時候,雍王也看到了機會,悄悄跟那些文武勾結。

太監見到皇帝活不久了,太子也病逝了,太孫又年幼不堪,輕輕鬆鬆就會被雍王和大臣拉攏過去。

於是,雍王、太監、文官、武將,四方勢力聯手掌控內外,結成一張大網只等著老皇帝駕崩。

老皇帝無力反抗,乾脆順水推舟、以退為進。把真正賢良的文官貶出去,把還能信任的武將調去長安、開封,又讓少數絕對心腹留在洛陽保護太孫出逃。

那些絕對心腹,尤其是帶兵武將,暗中接受皇命,假裝同流合汙,給奸臣們營造一種已控制全域性的錯覺。

負責護送太孫逃離洛陽的一位禁軍指揮使,原本靠著祖上餘蔭只是子爵而已,在新君繼位之後直接被冊封為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