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

謝衍才懶得管站外圈的學者能否看清。

他只把老會長請到自己身邊坐下,然後開始講解自己的天平。

“這是天平箱。之所以把天平放進玻璃箱,是因為人的呼吸也會干擾天平。另外就是保持空氣乾燥,一來減少不同空氣溼度的誤差,二來阻止裡面的器材氧化。這兩個小袋子裡裝的是木炭,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水汽。”

謝衍不懂煉製活性炭,他用的是高品質普通木炭,在底板內側各放置一袋就足夠了。

寥寥幾句話說出,已讓在場學者極為震撼。

跟以前的天平相比,眼前這臺看起來就高大上啊。居然說人的呼吸會影響精度,居然還要控制空氣溼度。

聶岐此時也擠在人堆裡,心裡冒出非常不妙的感覺。

他搞出的超長臂阻尼天平,根本就沒有玻璃罩子,也不管什麼空氣溼度,這就已經顯得高下立判了。

謝衍繼續說道

“天平箱有三道門。前門開啟,用以安裝、除錯、維修天平。左門開啟,用以放置被稱量物。右門開啟,用以取放砝碼。”

“天平箱下面的四個腳,都是可以隨意調節高低的。調整的時候,可以觀測天平的水平儀。”

“天平有三把瑪瑙刀,跟刀口接觸的是瑪瑙板。之所以用瑪瑙材質,一是瑪瑙的化學性質穩定,不容易與化學物質反應;二是瑪瑙硬度高耐磨損。”

“不使用天平的時候,可以透過下方這個旋鈕,把瑪瑙刀升起來存放,避免瑪瑙刀與瑪瑙板長期接觸而磨損。使用天平的時候,就把這個升降旋鈕開啟。”

“這兩邊的裝置,大家應該已經認識了,就是天平的空氣阻尼器。”

說完,謝衍微笑抬頭,聶岐就隔桌站在他對面。

見謝衍朝著自己微笑,聶岐也回以微笑,只不過笑得頗為勉強。

謝衍對瑪瑙天平介紹越多,聶岐的心情就愈發沉重,他那超長臂天平彷彿老古董。

謝衍站起來指著天平橫樑後方“這個是重心錘,它也可以調整,從而改變天平的穩定性和靈敏度。學者們在稱量的時候,可根據不同的需求,對重心錘進行調整,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靈敏度。”

“天平橫樑的兩側,這兩個螺絲可以調節零點。”

“這是天平指標。”

“這是微型標尺,有一百多個刻度。由於太過微小,我請了微雕工匠來刻。稱量讀數的時候,則透過放大鏡裝置來讀取。”

謝衍當初在實驗室看到的讀數裝置過於先進,而且似乎還要通電。他去年仿製的時候,實在做不出來,乾脆進行簡化,反正現階段夠用就行。

“這盒子裡是砝碼,全部放在棉花罩裡。取用時不能用手,必須用鑷子夾取。最小的是片碼,我實在找不到不易氧化且質量輕的金屬,只能使用極小的金箔做片碼。”

應該使用鋁片才對。

“天平梁右端上方是環碼,也是用極小極細的金絲製作。調解右手邊的這個旋鈕,可以把環碼自動降下。”

“稱量之前,先看透鏡讀數,調整到刻度為零就可以使用了。”

“瑪瑙短臂阻尼天平介紹完畢。”

學者們面面相覷,一會兒看看天平,一會兒又看看謝衍。

站在外圍的學者,聽謝衍介紹得很複雜,卻又看不見裡面啥情況,已然急得想把前面的人拉開。

“太美了!”

朱世鎔讚歎道。

這臺天平不但結構精密複雜,而且還使用瑪瑙、金絲、金箔,甚至連刻度都需要微雕。多麼的高貴華麗啊!

啥都不能用手直接觸碰,謝衍全程戴著手套,取放砝碼也用鑷子。還得一直放在玻璃罩中,還要用木炭保持乾燥,不用的時候必須收起來防磨損。柔弱得像剛出生的嬰兒,讓人忍不住悉心呵護。

如此高貴又柔弱的器材,今後必然成為科學家的寶貝,除了自己誰也別想靠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