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跑,現在沒有雪呀,你摔了多疼啊。”
畢構剛走過橋,遇到了王皇后和沰兒,沰兒整天都是那麼高興。
自從能自己走了,他就想跑,小腿倒騰著不累。
不像李易那個時候的很多孩子,走幾步路就非要大人抱。
小傢伙不是,他願意自己去找好玩的東西。
李家莊子好玩的東西多,垃圾桶都是卡通的。
“畢尚書。”帶孩子玩的王皇后見到畢構,打聲招呼。
“我找小易問問事情,他們先要收牲畜租賃費用,現在不是水網結冰了嘛,我看小易怎麼說,我不贊成收錢。”
畢構對王皇后沒什麼隱瞞,說出緣故,就是錢的事情。
他反感別人想從李家莊子撈錢,他自己撈都得看情況。
跟小易要錢的時候問小易給不給,小易願意給,那就最好了,小易不願意給,自然有特殊用途。
特殊用途的錢和朝廷不衝突,保證是往外扔,而非賺到手裡留著。
“快中午了,給學子門上課,還有不到兩刻鐘。”王皇后拉住兒子的手。
“我去看看。”畢構點點頭,去找李易。
李易再一次開了水幕,用音響說話。
“官場的規則是什麼?和光同塵,官官相隱。這其實是生存之道,對別的官員來說,沒錯。
但是,我告訴你們,你們出自李家莊子,別給我搞這一套。
有官員的行為傷害到了百姓,你寫信回來,我處理。
咱們站的高度不一樣,你們平時要多學習,只要能力到了,我給你們升官。
你們哪個若是到地方後,跟當地的官員混到一起,並且涉及到不該做的事情時,別讓我知道。
所謂的淺規則,是你沒有本事反抗的結果。咱不是,咱不需要守別人的規則,咱們本身就是規則……”
李易在給學子灌輸思想,他不希望學子從莊子出去之後,還得聽別人的。
像清朝時候收鹽稅的杭州,派一個官員就廢一個官員。
即便有的官員挺過來了,收拾一次,那個官員呢?完了。
收拾一回有什麼用?當地的風格還是那樣,繼續重複。
就跟他那個時候的山西一樣,窩案啊,從省裡到地方,就沒一個好的。
查一次是那樣,收拾一批人,轉過頭來,發現還是那樣。
因為晉商太牛逼了,有錢。
與彩雲之南的地方差不多,晉商是透過錢財,彩雲之地是用民族來搞事。
李易知道,最不排外的地方是東北,東北什麼都能接受,包括飲食習慣和外來人口。
許多別的地方人一說東北就想到了打架,其實不是,東北人在東北都挺老實的。
當然,別的人到東北一樣老實,像賣切糕的,不買不行,還有賣羊肉串和饢的。
在東北一律老老實實,別搞事,東北自己都很和平,敢起事,保證滅了你。
所以疆地的很多學校放在了東北地區,學生就在那裡上課,主要是學技術。
他們出門的時候都沒問題,該說說、該笑笑。
但是,沒他有一個敢以自己的民族身份掏刀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