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縣雖然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但楊雲沒有去尋幽訪勝的心思。
當晚很平靜,漢州刺史以及雒縣縣令果然未來官驛拜訪,只是第二天一早啟程時,楊雲聞到公孫簡一身酒氣,便知道此人單獨接受了地方官府宴請,不過楊雲並沒有放在心上,他也無意跟這些地方官員深交。
接下來的行程很順利,只是在過沱江的時候耽誤了點時間,到天黑時都沒趕到新都,一直到上更時分才抵達。
因為提前派人進城接洽,城門刻意留到了這個時候。
守衛城門的官兵看上去神色緊張,前段時間鬧蠻子人心惶惶,夜色降臨後還開著城門,誰都擔心會出意外,車隊一入城,護城河的吊橋便立即便放下,所有官兵才鬆了口大氣。
車隊直驅驛館,本地官府已安排妥當,楊雲下馬車後便被迎進一樓的客房,還沒來得及洗把臉,公孫簡已跟胡縣尉前後腳走進屋裡。
公孫簡態度很不友好:“剛得到訊息,節帥已啟程前往雅州統兵,此番運送的符咒不送到成都,改送雅州,再遠甚至可能送到會野。”
會野即後世的康定,三國蜀漢稱“打箭爐”,漢隸沈黎郡,隋為嘉良地,唐屬雅州,吐蕃興起後佔據該處,是大唐跟吐蕃交戰的主要地點。
“哦。”
楊雲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句。
這回答讓公孫簡大感意外,他很好奇為何楊雲不問原因。
胡縣尉忍不住問道:“小真人可知節帥意圖?”
楊雲道:“五詔作亂,影響大唐邊陲穩定,但始終五詔地處劍南道南方,乃窮山惡水之所,節帥若領兵親往,耗時日久且收效甚微。五詔作亂背後有吐蕃支援,若能殺一殺吐蕃的威風,即可讓五詔俯首稱臣。”
公孫簡不屑地道:“你一個方外人還懂這些?!”
胡縣尉則嘖嘖稱奇:“要不是真人釋疑,在下都不知節帥用意,看來定是如此……前段時間聽聞吐蕃增兵會野,有東進奪我大唐疆土之意,節帥上奏朝廷應該是為出兵吐蕃之事,而非應對五詔作亂。”
公孫簡不耐煩地道:“押送符咒刻不容緩,明日一早我等便改道前往雅州。”
楊雲笑著問道:“不知王節度使幾時讓我去雅州了?”
“你說什麼?”
公孫簡怒視楊雲,“節帥命令我等押送符咒至雅州,莫非你還想抗命不遵?”
楊雲淡淡一笑,道:“我的任務是陪同押送符咒的隊伍到益州,其實現在我們已到益州地界,任務已算完成,要我折道去雅州算幾個意思?除非節度使府再下新的軍令……不知閣下有嗎?”
公孫簡為之語塞。
益州下轄成都、蜀、東陽、廣都、雙流、溫江、郫、犀浦、新繁和新都十縣,因此楊雲說到已抵達益州地界不算錯,只不過以前所有人均下意識地把終點站認為是成都城罷了。
節度使府雖然派人來傳話說要把這批軍需物資運到前線,但沒有就楊雲去哪兒的問題做出具體指示。
胡縣尉頷首不已:“對對,節帥只說讓我等將符咒從什邡縣運到益州,到益州後再運到何處,應該由前來接手之人負責……在下把符咒送到益州地界便算圓滿完成差事,已經可以回去覆命了。”
公孫簡是唯一一個逃避不了押送差事的人,聞言氣急敗壞道:“好啊你們,臨陣退縮,看我不上報節帥,讓節帥好好懲戒你們!”
公孫簡再怎麼叫囂,眼下劍南節度使王昱也不可能單獨為楊雲去哪兒的問題特意下一道軍令。
只要楊雲不想去前線,誰都勉強不得。
楊雲此時想的是:“到成都後趕緊把鄉貢的資格落實,早日前往東都洛陽,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在成都賺點錢……口袋裡的錢沒人會嫌多。”
整理完行李,楊雲準備去隔壁房間看看雅柔三女的情況,王籍前來敲門。
楊雲開啟房門,王籍一進來便著急地問道:“高人,您為何不跟隨押運隊伍前往戰場?”
楊雲皺眉問道:“你莫不是忘了我昨日說過的話?”
王籍懊惱地道:“在下之所以舉薦高人,就是想讓高人名揚天下,在大唐開創出一番事業。”
楊雲搖頭道:“我下山不過是完成師尊交待的差事,至於揚名立萬並不在計劃之列……你想去戰場建功立業,那是你的志向,我無從干涉,我卻志不在此,所以也請你不要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