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五章 酸詩(求收藏)

藏鉤戲暫告一段落。

楊雲從現場最不受矚目之人驟然變成焦點。

在座人等都想知道楊雲還有什麼神通,可惜這裡並非鬥法大會現場,而且在座的也非道士,主持雅會的劉元卓知情識趣,不再提有關楊雲擅長道法之事,旁人只能把獵奇心思收回。

“今日雅會,當然要探討一下詩歌。”劉元卓道。

王籍笑道:“劉兄的詩才極好,不如看看劉兄有何好詩面世?”

劉元卓面露慚愧之色:“在下的詩才不及韓兄,還是請教韓兄有何高作吧!”

劉元卓要給韓家嫡長子韓洛面子,之前藏鉤戲中韓洛折戟,沒有機會露臉,劉元卓便先給韓洛表現的機會。

韓洛卻很灑脫,笑著搖頭:“我詩才不行,不如聽聽在場有何好詩?或者探討一下新近世面上有何好詩,我等也好仿效學習。”

在場基本都是自詡為才子的讀書人,此時眾多世家千金在場,都竭力想表現自己。

這時代,詩賦是進士科考試的重點專案,使得每個人都要學習創作詩詞,好壞姑且不論,至少作詩時韻律和平仄都不是門外漢。

劉元卓等人還在謙讓,其他的公子哥卻絲毫也不客氣,一個個起來侃侃而談。

“……在下聽說,常州的蔣冽創作了一首詠雪的七言絕句,頗為雅緻,諸位不知是否想品評一番?”

“江南東道下雪嗎?他一個常州人居然詠雪?那邊就算下雪也絕不盈寸,比之塞外數尺深的大雪遠所不如,詩賦意境想來也會相形見絀。”

唐朝是中國歷史繼先秦和西漢後第三個溫暖時期,中原地區不僅有大片竹林,還盛產柑橘,洛河、渭河基本不結冰,中原和山東之地的冬天常無下雪現象。劍南道眉山以南,山南道涪陵之地都有荔枝分佈。

所以,這次雅會才會有人指責蔣冽的詠雪詩不行。

很快又有人評點李太白去年在淮南道安陸所作《劍閣賦》,譏笑其自不量力,以為到長安求官水到渠成,一展所長,結果卻鎩羽而歸。

在場都是世家子弟,做官易如反掌,反觀李白雖然才名在外,但因為連續求官不得,所以在座這些人,言語間並未有多推崇。

一群人探討詩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楊雲發現自己跟這場景格格不入。

他可以出來作一兩首詩,但他所知詩賦基本是流傳千古的名篇,他不認為在這種場合做出這些詩是好選擇。

“高人可有作詩的興趣?”

王籍趁著在場人熱烈探討詩賦時,湊到楊雲耳邊問道。

王籍有意把楊雲推薦給益州士子,剛才的推介很成功,但也只體現出楊雲道法精妙這一節,他不清楚楊雲是否具備詩才,他本生性謹慎,自然先問清楚再決定是否幫楊雲推介。

楊雲微笑著搖頭。

王籍馬上會意,不再強求。

楊雲對雅會無太大興趣,就算眼前有漂亮的貴族千金在場,他也提不起絲毫興致。

他心裡掂得很清楚:“我一虛歲不過十四的少年,怎麼可能跟這些待嫁的閨中少女產生交集?等我成年,怕是你們早就為人母。不是小爺我不喜歡美女,實在是跟你們有代溝,湊不到一塊兒。”

楊雲不想在詩歌探討中發話,但在場卻有人不想輕鬆放過他。

楊雲神遊天外時,突然一人問道:“楊兄想必對詩賦頗有研究吧?我們想聽一下楊兄的高見。或是楊兄有何佳作?”

楊雲記得說話這人名叫司馬傑,之前在玩藏鉤戲的時候就很礙眼,明明輸了卻把木鉤藏到另外一隻手裡,被揭破後還狡賴,說握左握右並無硬性規定,屬於這次雅會中少有的“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