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巖州城。
經過三天兩晚,王昱派出的幾路人馬相繼撤回。
王昱在帥府會見領兵出征的將領,聽了他們的彙報,臉色陰沉。
白啟元道:“此番吐蕃明顯預計我軍會主動出擊,所以幾次偷襲都未能佔得便宜,但吐蕃兵馬損失也不在少數,此戰勉強算是打了個平手。”
王昱側頭看了白啟元一眼,他很清楚所謂的“平手”不過是為了戰報好看一些,戰後對朝廷有個交待,但其實唐軍的損失要比吐蕃人大許多,這還是在兵力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明衝的兵馬為何沒回來?”王昱突然記起什麼,往堂下看了一眼,未找到他的女婿江明衝。
公孫簡道:“江都尉負責帶兵繞擊茶馬古道,從側後方對吐蕃兵馬發起進攻。他的出擊和撤退路線是幾支出擊兵馬中最長的,任務也最重,怕是這會兒還沒撤下來。”
有幕僚幫腔:“對,江都尉立下大功的機會也最大。”
即便是在這種嚴肅的場合,還是有人忍不住偷笑,因為誰都清楚,江明衝立功的說辭不過是戲言,他們更覺得江明衝是在敵後遭遇埋伏,全軍覆沒,回不來了。
他們都在想:“節帥一直看不起這個碌碌無為的女婿,這次出擊派給江明衝最危險的差事,兵馬也只有兩千出頭,簡直是要讓江明衝去送死,現在結果印證了這種揣測,正是出去容易回來難啊。”
公孫簡知道王昱對江明衝的態度,見王昱臉色陰沉,落井下石道:“無論江都尉是否立功,但終歸延誤了撤回的時間……就算順利回來也該按軍法處置!令行禁止,這才是取勝之道。”
“嗯。”
王昱微微點頭,算是同意公孫簡的說法。
“報——”
恰在此時,遠處傳來傳令兵的呼喊聲,因為吐蕃人暫且沒有出兵的跡象,在場人紛紛猜測,應是江明衝部有了訊息。
“傳!”
王昱下令道。
隨即有快馬往帥府這邊高速奔來,到門前緊急剎住,戰馬發出高亢的嘶鳴聲。俄而,傳令兵快步進入帥府大堂,在帥案前單膝下跪行禮。
“稟報節帥,都尉江明衝奏報,所部於茶馬古道大敗吐蕃兵馬,正發起追擊,請求節帥出兵馳援。”
“啊?”
帳內所有軍將、官員和幕僚都被這個訊息鎮住了。
王昱眉頭緊鎖:“你再說一次。”
傳令兵重複了一遍,他手上有關江明衝奏凱的卷軸也被轉呈王昱面前。
王昱一把將卷軸抓過,將上面的內容仔細看過,臉上的陰沉之色並未沖淡,又將卷軸丟給白啟元。
白啟元看過後,發現所有軍將和幕官都在看著他,希望他能給出解釋。
白啟元道:“節帥,之前從什邡縣運來的火符咒,戰前調撥了一千斤給江都尉,他將火符咒裝入石棺和陶罐中,埋在茶馬古道險要處,引吐蕃兵馬來攻。待吐蕃大軍經過時引燃,現場發生劇烈爆炸,聲音響徹天地,現場煙塵遮天蔽日,吐蕃兵馬大亂,昏頭轉向之下竟然自相殘殺。”
“江都尉又在兩側山頂拋擲巨石,射火箭,吐蕃兵馬大敗,一役便折損三四千人,而江都尉所部幾乎毫髮無損。經此一戰,吐蕃寇邊兵馬元氣大傷,我軍已可發起反擊。”
“火符咒?”
在場將官皆面面相覷,根本不知軍中有這東西。
“這是什麼玩意兒?有如此大威力?”
“江都尉連帶兵的經驗都沒有,給了他一些符咒,他就能取得大勝?”
“難怪戰局如此緊張,節帥還不慌不忙,感情我們軍中有這麼厲害的東西……節帥威武。”
“吐蕃人腹背受敵,必定軍心打亂,我們趁勝出擊,必打得他們滿地找牙!”
眾將和幕官七嘴八舌,均對王昱報以崇高敬意,好像之前戰場上一系列不利局面是王昱有意安排,為的是讓吐蕃人掉以輕心,方便後續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