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南宮燕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林愛卿的關外侯爵的封邑,在康圖。”
康圖!
這絕非是一個突厥的地名,突厥一般都是叫做某某部,某某帳等,而康圖這個名字,顯然不是突厥的。事實上,在這大殿之中,只有兩三個人知道這個封邑的所在是哪裡。
拉菲,一個在陸地上並不與大燕接壤的國家,而康圖則是拉菲國七大行省之一,也是臨海的行省。
“康圖?”
一個大臣苦苦思索,也不知道這個康圖到底是在哪裡。
“你聽說過這個地方嗎?康圖在哪裡?”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不知道啊,我大燕東西臨海,南北至山,沒聽說康圖這個地名啊。”
這時殿中有些大臣甚至認為,這只是南宮燕為了安撫林開山,而臨時編出來的一個地名,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同時也有一些大臣覺得,如果不是突厥,那就一定是婆羅的地名,可是跟大燕交界的那些地名大家都很熟,顯然不是,那麼也許就是一塊很小的地方,小到連名字大家都沒有聽過。
林開山也沒有聽說過康圖這個名字,他還沒來得及消化這個巨大的好訊息,下一個好訊息已經來了。
南宮燕說道:“林愛卿這個關外侯,也許就快要變成關內侯了!”
群臣再次震驚!
怎麼封賞的爵位連屁股都沒坐熱,這麼快就升了?
關內侯與關外侯雖然都是虛爵,但是關內排在關外之前,這兩個爵位實際上承襲於前朝,前朝把國境以內,關卡以外,不服王化的地方賜予關外侯,把關卡以內,已然歸順但處於自治狀態,風俗與中原不同的地方賜予關內侯。把真正歸於自己統治的地方依大小賜予亭侯、鄉侯、縣侯等等。
到了大燕時,因為不對外征戰,所以取消了關內侯和關外侯的封邑,成了唯二的兩個虛爵。
所以從封邑的位置來看,關內顯然更靠近國內,更容易治理,而關外則基本無法治理,更別提從中獲取利益了。
南宮燕說林開山的關外侯馬上就要變成關內侯,群臣們自然解讀為升爵。
但實際情況是,隨著留在拉菲港口的侍衛們對拉菲實行長期封鎖,拉菲在付出代價之後必定會妥協,那麼拿下康圖其實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按照關內關外的區分理論,康圖落入了實際掌控,可不就是關內侯了嗎?
南宮燕對有些不知所措的林開山說道:“康圖位於拉菲,是臨海的行省,倒是一個很重要的貿易節點。”
“說起康圖,朕瞭解到,是一家叫做天一票號的商家搞了一次海貿,買下了康圖行省,朕覺得,商家雖然買下了土地,但理所應當歸我大燕所有,故此,才有了封爵的舉動!”
這話一出口,金鑾殿上真的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