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新北洋水師的定位

日清戰爭後,北洋水師被日本人擄獲一空,原本遠東最強艦隊瞬間變成過眼雲煙。此時整個北方門戶洞開,京畿重地直接暴露在堅船利炮的威脅之下。

在向歐洲列強訂購的軍艦回國之前的空檔期,整個清國北方門戶只能靠排水量810噸,航速20節的魚雷炮艦飛鷹號來把守。

當然李鴻章自然不知道這些,不過雖然對德國當時扣留兩艘艾琳級重巡洋艦表示不滿,但是考慮到北洋戰敗後這兩艘船有可能會便宜日本人。而且這兩艘船回國後立刻讓北洋水師不至於成為一個空殼子,扛起了京畿地區的海防大任,李鴻章又有一絲慶幸。

而整場戰爭中,無論是表現出色的定鎮二艦,還是奮勇作戰的致遠、來遠,又或是給北洋水師造成最大損傷的和泉,都是德國建造的艦船。這也讓李鴻章自然而然的把德國作為購艦的首選。

不過面對熱情的德國各大造船廠已寄德國海軍部推薦的那些戰艦,李鴻章都覺得不靠譜,看看德國人推薦的都是啥,勃蘭登堡級的長艏樓版、降低排水量到1萬噸的縮水版,甚至是德國海軍剛剛開工的新式鐵甲艦德國人也表示可以自己再造兩艘,而最先完工的兩艘可以先交付清國。

而德國人的說辭也基本上都是拿日本向英國訂購的兩艘鐵甲艦來說事,彷彿只要向德國購買兩艘超級鐵甲艦就能重回遠東海軍之首一樣。

不過李鴻章自己到是還有自知之明,和國內那些因為甲午大敗而一時興起,要求重建海軍,一雪前恥的那些不懂海軍只會外行指導內行的清流大臣不同,李鴻章知道,這些人也就是三分鐘熱度而已。

現在甲午大敗,堂堂天朝上國被區區倭寇擊敗,喪權辱國,這些清流自然要跳出來高喊富國強軍。等個一兩年過去後,自然又會以建設海軍花費昂貴為由百般刁難。

李鴻章的想法一點都沒錯。歷史上自1895年以後,清政府掀起了第二個海軍熱潮,先向英國購買了兩艘4300噸幾改進型阿姆斯特朗型防護巡洋艦,海圻號和和海天號。隨後又向德國訂購了3艘較小的2700噸幾防護巡洋艦,海琛號、海容號、海籌號。

雖然是已經過時的防護巡洋艦,但是這5艘軍艦讓清國海軍還算有些撐門面的東西,雖然面對已經變成龐然大物日本海軍來說不堪一擊,但是去嚇唬一下如墨西哥這樣的連海軍都沒有的對手還是足夠的。當然。改良型阿姆斯特朗巡洋艦的那些個毛病,比如吉野號、比如海天號,對於她們的結局,我們就笑而不語了。

總之有了這5艘巡洋艦後,清國又開始不思進取了,之後訂購肇和號和應瑞號都已經是1909年的事情了,再次重演了十餘年海軍建設停步不前的情形。

所以李鴻章很清楚,與其購買1艘大船花光所有的經費,然後無力再購買其他艦船,然後再面臨清流大臣的刁難。還不如花小錢辦大事多買幾艘戰艦回去,好歹可以再次給破落不堪的大清國糊裱糊裱門面。

正如李鴻章自己說的一樣:“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糊裱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靜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

自己只不過是個糊裱匠罷了。不過作為一個高明的糊裱匠,這糊裱也要糊裱的光鮮靚麗才行。單單一艘大艦形單影隻是無法撐門面的,大清國還是需要一支艦隊的。

所以德國人推薦的那些大而無當的玩意全都不合李鴻章的心意。所以這次面對德國皇儲的邀請,李鴻章還是非常希望聽聽這位皇儲的意見。

在來德國之前,李鴻章就調查過,這位年輕的皇儲是德國基爾海軍學院的高材生。擔任著德國海軍部參謀長這樣的實職,是真正的海軍精英。更重要的是這位皇儲似乎對自己大清很有好感,這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好訊息。

這一日傍晚,李鴻章準時赴約,約亨在太子宮的門口迎接。

見德國皇儲親自迎接,李鴻章急忙上前施禮:“有勞殿下親自迎接,老夫實在受寵若驚啊。”

還不等翻譯開口,約亨就說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閣下遠道而來,我自然要倒履相迎。”

看著李鴻章那有些目瞪口呆的樣子,約亨笑了起來:“前些天因為宰相閣下也在,用德語交流比較合適,現在自然是我們之間用相互都能聽得懂的語言來交流更為方便。”

李鴻章馬上調整了表情恭維道:“我曾聽聞殿下精通我國文化,前幾日一見,已經極為驚訝了,想不到殿下今天更是讓我大吃一驚啊。殿下果然如傳言中所說博學多才啊。”

“總督閣下過譽了,裡邊請。”

“殿下您先請。”

兩人走進屋內,李鴻章再次道謝:“殿下此次邀請,老夫感激涕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