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九章 盛大開業

“曉窗驚覺向秋風,萬里心凝淡蕩中。”眼下燕京秋意漸濃,雖短暫,但足夠驚豔。走在燕京秋日的街頭巷尾,常常能看到滿目的黃葉迎風飄舞,深吸一口氣心胸盡是清爽。

90年代空氣尚且沒有後世那嗎渾濁,更沒有霧霾,北方四季分明的特點在燕京體現的淋漓盡致沒有夏季的燥熱沒有冬日的乾冷,燕京的秋日舒適宜居。

時間慢慢的流走,不知不覺就到了10月30號。

這幾天以來他一直在忙著自己的新家,經過好幾天的忙碌院子和外牆已經煥然一新。

院子裡的老祖戶們逐漸搬完,屋內也已經要開始裝修了,他選用了木質地板和米色牆紙的搭配加白色的天花板完了再裝上水晶吊燈最後出來的效果肯定不俗,但這些個老師傅們雖然都是老手藝可畢竟和李然想要的有些差距,技術上的差距有時候真的很難彌補,比如說佈線,沒有專業的裝置電線就只能露在牆體外面跟整個房間的裝修顯得格格不入。

雖然無比懷念前世的裝修公司,但情況就這樣也沒什麼辦法,這個時代的建築業尤其是裝修這方面的大多是國企,他現在不能也不想為了點小事去找關係,好在匠人師傅們也都盡心盡力,所以只能將就了。

裝修有條不紊的進行,但他卻不能再繼續盯著了,因為今天是他的兩家新店開業的日子。

按理說已經有一號店開業的經驗後面兩間店應該不會再出什麼大問題了,但他依然在前一天開會特別強調了一番,為的就是想要萬無一失。

新開的兩家店對外要佔領燕京的家電市場的份額,而對內卻是要堅定公司內部員工的信心。作為一家剛組建的公司,從公司各部門經理到公司職員都是新人,他們對公司並沒有一個直觀的瞭解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認同。所以這次兩家店的開業是一個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和信心的好機會。

李然這次讓人事部安排所有員工都參與到兩家店的開業工作中,之後還要讓財務部在公司全體職員會議上通報兩家店開業當天營業額。

這樣的做法無疑很繁瑣,但他的目的就是要讓員工看到公司的發展前景,給予員工足夠的信心和認可度,讓員工看著公司不斷強盛。人最怕沒有未來,未來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安慰,一個能看的到未來的光輝前景的公司才能留住員工的心。

兩家店的開業意義重大,不能簡單的看待,幾個部門經理知道輕重,同時也明白這是對他們各自工作的一個檢驗。公司上下為了今天的開業可謂是用盡了“洪荒之力”了。

早上九點,李然先是去了東城的店鋪,沒有進去看而是混在人群中暗自觀察。還沒有到高峰期,但人已經不少了,萬家的成功的宣傳攻勢在這個年代真的很管用。

進店的顧客大都只是在到處走走看看,而二樓的精品區就成為了顧客的首選,那些展臺上精美的電器即便不買但過過眼癮也是不錯的嘛!沒有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人們其實很難想象那時的人們娛樂生活的缺失,每天忙了一天之後回到家吃完飯發覺沒什麼好做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枯燥生活是現代人無法想象的,所以八十年代電視機、影碟機進入華夏人的生活時造成的改變是巨大的,而民眾對此迸發的熱情更是不可小視。

有時候李然也在想,為什麼在一個工資基本處於四五百的時期會有如此多的的人對於買一兩千乃至三四千的電視機洗衣機這類家用電器。就像眼前所看到的,一大早就跑過來逛的都是一家老小齊上陣,而且有時候營業員看到不是很富裕的顧客就推薦了21吋的彩電但人家轉頭看到29吋毫不猶豫的就買了,都不用小姑娘多推銷。從一號店經營的情況來看最開始29吋就賣的不少到後來和長虹、康佳等品牌接觸後上架了32吋大彩電時更是銷售火爆,絲毫沒有他最開始擔心消費能力不夠賣不出去的問題。

自從公司建立以來,李然就讓林安帶著業務部的職員找到他記憶中賣的很火的那些家電品牌,一家一家的上門去談。經過業務部全體職員努力大半個月最終才有了現在三家門店種類繁多的電器。萬家現在已經簽了至少有二十個品牌的家電產品,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風扇、影碟機等等各式各樣,早已不是一號店剛開業時孤孤單單的三家品牌了。

轉了一圈也沒有發現什麼狀況,李然沒有多做停留,馬不停蹄的趕到了薊城區的門店。到了一看人流量也不少,他也就放心了。進入店內幾個營業員正忙著解說,時不時的帶到門口付錢,一家人就高高興興的抬著大箱子走了。也不用給送貨人自己就帶走了,估計就像回去的時候給街坊鄰居炫耀一下。

有些感慨的走出店門,到底還是沒有發生什麼意外狀況,走完兩家門店情況都還不錯,比他預先想的要好不少。這次開業有現在的良好開端那麼之後想必也不差,看著還在不停進出的人流,心中多少有些自豪,這可是他自己一手建立的企業。

想想自己也是有些緊張過頭了,畢竟這麼多人這麼多天就操心這麼一件事怎麼可能出問題。放下心來,下午的抽獎環節他也就不打算去了。回到辦公室公司所有人都忙成一團,打電話調貨的、統計出貨量……各種聲音亂成一團。實在吵得受不了感緊進了辦公室把門關緊才靜下來。

做到舒適的老闆椅上感到有些疲倦,他跑了一上午,卻是也累了,起身給自己倒了杯茶然後到休息室休息了會兒。到下班時間後出去一看公司的職員們還在忘乎所以的忙著,本來大週末加班就有些不人道,但現在大家非但沒有發牢騷反而都在勤勤懇懇的工作,李然心裡有幾分感動又有幾分愧疚,眼中有些酸澀。

立刻找來陳芸,讓她去找幾個人到樓下飯店裡定些飯菜打包上來,特意囑咐要好點的不要怕花錢。說真的,前世他的公司也有二三十個職員,但偶爾讓加個班就跟霜打的茄子一樣,背地裡不知道罵了他多少次黑心資本家了。

吃完午飯又是一陣忙碌,直到下午五點才好點兒。其實真的可以不用這麼忙的,門店的事情無非就是推銷、售貨、收錢一套流程而已,至於統計資料什麼的可以後期到月底上報之後慢慢來的,說到底還是他之前想讓公司所有職員參與進來所以把後面三十天要做的工作的其中一部分放在今天一天完成。

下午六點忙碌了一天的職員們下班回家但管理層依舊不能閒,各種善後工作都要做完,兩個門店一天的收入可是一筆不小的錢帶著人從兩個門店專程押運回來,然後陳芸帶著財務部的會計們又入了賬,一切都處理完都到10點了才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