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1章 電影院裡的男女

他覺得,這部電影前面都不錯,但是最後收尾的時候,立意沒有立起來。

所以導致成為了一部單純的搞笑片、爆米花電影,而沒能有所昇華。

十分可惜。

這部電影,如果要做個比較的話,杜採歌會拿“夏洛特煩惱”來類比。

劇情和故事結構都不一樣,但都是搞笑類的。

同樣有一個充滿喜感的男主角,同樣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同樣有男主角忘卻初心,迷失自我的情節。

同樣的……結局時沒能昇華,留下遺憾。

讓杜採歌打分的話,滿分10分,他會給這兩部電影打出相似的分數:7分。

當然,在整個電影市場上,7分已經足夠優秀了。

至少可以席捲好幾億,甚至十億票房了。

可惜啊……如果最後能昇華一下,能讓人印象更深刻,得分就能高個0.5分。

能從“讓人笑過就忘的爆米花電影”,進化成“從某些方面來看還算經典的電影”。

就像那部夏洛特煩惱。

作為一部喜劇電影,第一,它能讓人開懷大笑。第二,它能讓人笑過之後思考一些東西。第三,思考的時候,會有一些讓人細思極恐的東西,有些悲涼的現實滲透。

所以很多觀眾覺得,夏洛特煩惱算得上是半部經典。

為什麼說是經典?

作為打磨了好幾年的話劇,被搬上大熒幕,這部電影的各種笑點、節奏等,包括許多金句,都是經過了長期考驗的,得到了觀眾認同的。

為什麼說是半部?因為終究少了點昇華。

夏洛特煩惱的昇華契機,在影片末段。

劇情中,夏洛發現秋雅出軌,他得了AIDS,眾叛親離,在病床上等死。

那個時候,他的心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這裡,如果做得好,是可以讓影片出現昇華的。

但是很可惜的是,在回到“現在”,發現穿越只是一場夢之後,為了搞笑效果,導演把夏洛刻畫成一個天天粘著老婆的巨嬰……

喜劇效果是出來了,可惜影片昇華的機會也沒了。

當然,也有影評人認為,最後的結局裡,馬冬梅象徵著現實,夏洛時時刻刻粘著馬冬梅,體現出他開始接受現實,擁抱現實,不再是那個成天落落寡歡、逃避現實的中年男子。

但是怎麼說呢,導演究竟想表達什麼,從來都是不重要得。

影評人看到了什麼,也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部分的觀眾從這部電影裡感受到了什麼。

看完夏洛特煩惱,大部分觀眾對結局不滿意。

當然,你可以說,“這屆觀眾不行”。

“我拍的很好,只是太超前了,以現在的觀眾文化水平,欣賞不了。”

那也隨你吧。

至少對杜採歌來說,如果自己的電影不被觀眾喜歡,他首先要考慮的是不是自己的思路出了問題,是不是自己的審美和觀眾出現了隔閡,而不是去抱怨“這屆觀眾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