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2008年上映的鋼鐵俠,拍攝時間,是從2007年3月到6月,3個半月的時間。
其餘的製作時間,花費5個月。
這,就是現代電影工業的力量。
可舒宜歡的這部“武當”,已經開機2個月了,給人的感覺是還在原地踏步。
劇組拖延的每一天,人吃馬嚼,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如果真的拍攝週期達到了一年半,甚至更久,那怎麼辦?
演員的檔期就不好溝通,肯定得加錢。
而工作人員的薪水,住宿和伙食,拍攝器材,租用服裝道具……全部都得好幾倍地增長。
這樣下去,預算……不,不用這樣下去了。
現在預算已經快要超標了。
前兩天,公司就和杜採歌進行了銜接,說是舒宜歡直接聯絡了公司,說兜裡沒多少錢了,伸手要錢。
不給錢,就只能停工了。
其實杜採歌作為監製,這些經濟相關的事務,是應該告訴他一聲的。
但他之前都不太管事,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也都沒把他“監製”的頭銜放在眼裡。
只拿他做普通的副導演看。
就連要錢,都繞開了他。
雖然作為藝術家、作為導演的身份,杜採歌認為,為了拍出一部高質量的電影,是值得投入的。
但是,他同時也是逐夢互娛的股東和管理層。
對於製作一部商業電影,肯定是必須算一筆經濟賬的。
而現在,這筆賬已經開始越來越讓人頭疼了。
“我知道該和舒導好好談談,可現在的問題是,因為現在的氛圍問題,我和他隨便說點什麼都會被放大,他自己也會想多,會帶著情緒跟我說話。這樣沒法談。”杜採歌發著牢騷。
這是在他的酒店房間,許清雅坐在他的床頭,穿著很清涼的淺綠色連衣裙。
不顧走光的風險,雙腳很隨意地擱在床上,翻看著出版社給他寄來的《冰與火之歌》第一卷的樣本。
劉梓菲剃著短短的頭髮,穿著很中性的細格短襯衫,身上汗津津的,臉上根本就沒化妝。
這麼熱的天氣,不管化了什麼妝,在片場待一會兒就全被汗水沖掉了。
像許清雅她們這些演員,基本上拍幾個鏡頭就得去補一次妝。
許清雅像是沒聽到杜採歌的牢騷一樣,津津有味地看書。
其實是這些日子,她聽到類似的牢騷太多了,見慣不怪了。
劉梓菲則聽得很專注,看得出她在認真思考。
“那,要不這樣,明天拍攝完以後,我以我的名義,請舒導找家茶館坐一坐。然後你也過去,讓你們好好溝通一下?”
杜採歌沉吟片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