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紅臉漢子趕忙寬慰道:“老段,你又想起傷心事了?張心傑張大人不是已經打了個大勝仗麼?韃子人丁稀少,那個叫趙廣明的副將,一戰就射殺了三千多韃子,這些韃子的家人只剩下些老弱婦孺,回頭就得淪為他人的部族奴僕,這就叫做報應!”
小皇帝瞧了那個有些斯文的老兵一眼問道:“段……段大哥,你的家人都被韃子害了麼?”
那老兵一臉悲憤,竟然是一言不發,旁邊那個大鬍子貼著小皇帝耳朵低語道:“老段是大同助馬堡的人,兄弟姐妹全族六十五口人,被韃子擄殺的只剩下五口,帶去草原做了奴隸,給他們放牧耕種。
過了兩年那個部落和另一個部落火併,戰亂中幾個親人都被亂馬踩死。他假裝被箭射殺,伏地裝死,隨後千里迢迢逃回了關內。因為他馬術甚好,所以入了十二團營,現在專為馬術教習。”
小皇帝聽得心中大怒,又聽到耕種更是有些驚奇,不禁問道:“韃子也耕種嗎?他們耕種些什麼?”
大鬍子說道:“當初元人統治中原的時候,足足一百多年,他們也沒學會耕種田地。其實骨子裡他們就不想耕田種地,可是等他們被趕回大漠後,沒有人用白麵饃饃供應他們了,他們反倒想學習耕種了。
現在蒙人都以放牧為主,也在一些地方開始耕種糧食了。不過蒙人不懂農耕,這些活兒都是靠擄去的漢人去做。倘若人手不夠用時,韃子有時還會來邊塞,招募一些流民,幫他們耕種。”
蒙古人也在開始學習漢人的耕種了?這個訊息小皇帝倒不知道,往日東廠密探去往關外,也只注意軍事、政治上的情報,即便是看到蒙人開闢小塊農田,也無人會在意這些,自不會有人給他稟報。
小皇帝聽了心中似乎靈機一閃,再想去琢磨時,卻如瞭然一夢,再也想不起半點痕跡,似乎這個耕種之事很重要一般,但是他暫時還是沒有想通裡面的關係。可是這一切卻被旁邊的陳勇,看在眼裡,記在心間了。
那大鬍子從皮帶中抽出小刀,又從沸鍋中紮起一塊汁水淋漓的肉塊來,香噴噴地咬了一口,才展顏說道:“都別喪氣了,來、來、來,大家大塊吃肉,攢足了力氣,等到了遼東,咱們兄弟一起,去滅了那韃子和女真人的聯軍!為段兄弟全族人報仇雪恨!”
小皇帝也有樣學樣,從腰中抽出小刀扎出一塊肉來,朗聲笑道:“說的是,咱們攢足了力氣,總有一天,大家要把韃子搶去的東西都奪回來!燒茶砌水的粗活,都嫌他們手腳髒,換他們給咱們乾點粗笨的力氣活還行。”
小皇帝還是斯文慣了,跟著這幫大兵半晌,還是說不出那些粗話來!大家都看著這個小校尉,感覺他更像是鄰居家的孩子,是那樣的聰明伶俐,知書達理,善解人意,所以眾人更願意和他一起聊天。
歐元帥微微一笑,對張永低語說道:“張公公,這一位出來不到一天,你看看是不是有什麼變化了?他對民間的疾苦才是真的開始深入瞭解了,相信以後的陛下,對於大災之年,更知道該如何去做,才是對百姓們真的好。”
張永聞言仔細打量著小皇帝,點頭說道:“嗯,可不是嗎?穿那一身軍校的衣服,怎麼看怎麼彆扭……看他的吃相坐相,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看來還真不能讓小皇帝和這些大頭兵經常在一起啊,我怕小皇帝再這樣,就真的沒有了帝王氣概了!”
歐元帥看了一眼四周,小皇帝周圍,不僅有陳勇在他身邊,和他一起來的十幾名護衛,也大半都在人群之中。更何況這五千士卒,都是自己精挑細選出來的,這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歐信拍了拍張永說道:“我倒覺得,他現在卻更多了幾分英雄氣概,而且也越發的懂事了,你真的沒有發現嗎?”
說著話歐大人轉身離去,張永回過頭來又看了看小皇帝,心道:“他還是原來那樣子啊?難道歐大人是說,小皇帝以前都沒有英雄氣概?陛下一直都不懂事嗎?”
陳勇這些天來,一直跟在小皇帝身邊,他對這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帝王,越發的喜歡了。小皇帝雖然還是喜歡裝大人,但是他骨子裡面的好強,卻是實實在在的。
單憑歐元帥給他準備休息的馬車,除了為了和李東陽見面,不得不進內隱藏身份外,小皇帝一直沒有再進去過。而且除了晚上睡覺,大家怕陛下出現意外,不讓他與官兵同睡。
其餘時間,小皇帝一直與將士們一起,飢餐渴飲,頂著烈日趕路,從來沒有抱怨過一聲。這一切都看在有心人的眼中,小皇帝的膚色也越來越健康了。
而且一路之上,小皇帝更是沒有要求過錦衣玉食,真正的做到了與士卒們同甘共苦,伙食與大家完全一樣,不搞特殊化。張永特意給他準備好的飲食,他竟然看都不看,讓人直接拿走,送到歐元帥那裡。
這一路之上,小皇帝真正的見識到了百姓的疾苦,他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小皇帝更是知道,遼東地區,大部分地方一年都有半年,是冰雪天,天寒地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