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重陽發覺,周伯通一直沒有動他收藏在夾層的《九陰真經》後,他也就徹底的死心了。現在想讓他速成已經不可能了,自己能教他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吧。人生的機遇莫過於此,該是你的,自然是你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強求不得。不該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爭到了,也是滿目瘡痍……
至於“全真七子”,包括丘處機,王重陽也不再約束他,對武學上的痴迷了。這段時間,王重陽更是確立了馬鈺,作為下一任全真教掌教的地位。各自都確立了道號,丹陽子馬鈺、長春子丘處機、長真子譚處端,玉陽子王處一、太古子郝大通、長生子劉處玄和清靜散人孫不二。
全真教講究修真養性,除情去欲,識心見性,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這和全真教武功不謀而合,清靜無為、以柔克剛才是武學之根本。想讓自己武功大成者,就需要對全真教經書理解透徹,才能讓武學更上一層樓。這一切重陽真人又一次給大家講解了一番,相信到最後,他們也會明白。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之計,而此時的重陽真人卻又來到後山的山頂。周伯通和丘處機陪同著他一起,來到了那塊屹立著的大石旁。王重陽用手撫摸著大石上的文字,看著山下鬱郁蒼蒼,延綿數十里的樹林。想著那個早已仙去,活死人墓中的故人,不由得感慨萬千。
丘處機看到師父手扶的巨石上寫著:
“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
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遊,功成拂衣去。
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
重陽起全真,高視仍闊步。
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
妄跡復知非,收心活死墓。
人傳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於今終南下,殿閣凌煙霧。”
他曾經聽說過這個傳說,但是這是關於恩師的故事,自己作為弟子的,自然不敢妄加揣測。恩師今日又來到此地,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做為徒弟的,聽話就是了。而且師叔周伯通在這裡,有什麼事情,也是讓師叔出頭才是啊。
周伯通看著師兄的樣子,就知道他又想起了那位故人,於是開口就勸說道:“大哥,你又睹物思人了?關於你和活死人墓的故事,我知道的也不多。但是重陽宮之所以能夠興建,就是由於有了那個女子林朝英的關係。你們倆不能在一起,師兄的武功才能天下第一,不像我,由於犯病,今生無緣“先天功”了……
相信師兄帶我們來到這裡,就是想說出你心裡的秘密吧,那麼師兄就請暢所欲言吧,我正好也想聽故事了。這大石頭上刻的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師兄先給我解釋一下吧。相信這裡的一切,沒有師兄不知道的。”
王重陽看著丘處機說道:“徒兒,這首詩的意思,你就給師叔周伯通講解一下吧。相信這些典故,難不倒你的。也只有你周師叔這種不學無術之人,還能沾沾自喜,大言不慚的在這裡鼓吹,想成為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
預知這首詩到底是何人所做?為什麼會刻在這個大石之上?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