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為何經濟發達的美國,其製造業卻競爭不過中國,“美國製造”為什麼不如“中國製造”呢?要明白這個問題,就要涉及到經濟學上的比較優勢。“中國製造”之所以能夠在美國大行其道,就是因為中國製造業相對美國的比較優勢。
據《數字商業時代》雜誌報道了這麼一則故事:
美國人DaleSl在一年聖誕節驚奇地發現自己所購買的40件聖誕禮物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甚至連聖誕賀卡都印著“made i
Chi
a”。
無獨有偶,《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一書的作者――Sa
a Bo
gio
i女士發現,自己在2004年購買的聖誕節禮物中,有25件都標有“made i
Chi
a”,非中國製造的僅有14件。於是她嘗試之後的一年不去購買“中國製造”,這一年Bo
gi
i女士過得非常痛苦,在購物時與家人不斷爭吵,於是在書的末尾,她告訴讀者,沒有中國產品仍可以生活,但是家庭支出會增加,生活會變得艱辛。
最近幾年,大多數美國人都像Bo
gio
&nade i
Chi
a”,無論是在超市還是在大型的購物中心,幾乎很難找到真正的“美國製造”。
美國人已經不再像歐洲人一樣有那麼強的“傲慢與偏見”,他們不再覺得“中國製造”是便宜卻質量差的代名詞,除了那些對生活特別講究的高層人士外,人們很少去關注產品標籤上印著的是“made i
Chi
&nadei
&ne
ica”。人們安心地購買著印有“中國製造”的美國品牌,因為這些商品仍舊是美國的設計,僅僅是在中國進行生產。這樣的購買習慣並不是為了貪圖便宜的價格,而是“made i
Chi
a”已經佔據了大部分的貨櫃,要想找到真正的“美國造”,恐怕還要費上一番周折。
2008年末,美國即將迎來一年內最大的購物季――聖誕節,儘管籠罩在金融海嘯的陰影下,美國人仍舊早早地開始奔波於各大商場、百貨公司,購置聖誕節禮物。他們發現,自己所去的購物中心裡,大多數的貨品仍舊是“made i
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