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第一個說法,那就應該會有第二個,快我給我講講你們家鄉佛跳牆其它的來歷。” 赫連曼對佛跳牆的來歷比佛跳牆本來的味道還要好奇。
“你還是先吃一口飯,我慢慢的給你講。”林千尋沒好氣的瞪了一眼,這是從小沒聽過故事嘛,就一個小小的佛跳牆來歷都這麼好氣。
“好,快一點我實在等不及了。”赫連曼快速扒了一口飯,然後仰頭看著對面的林千尋。
林千尋露出無奈的笑。
“這第二個說法便是我們家鄉的一個地區,名叫福省,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侍奉公婆,博取賞識。
傳說一位富家女,嬌生慣養,不習廚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
她母親便把家裡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成各式菜餚,一一用荷葉包好,告訴她如何烹煮 。
誰知這位小姐竟把燒製方法忘光,情急之間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兒倒進一個紹酒罈子裡,蓋上荷葉,撂在灶頭。
第二天濃香飄出,閤家連贊好菜,這就是"十八個菜一鍋煮"的"佛跳牆"的來頭了。”林千尋笑著道。
“看樣子千千也會了。”赫連曼笑問。
“我又不是新嫁媳,會了沒什麼,不會了又沒其他的,如果你想吃,我便給你做。”林千尋自然明白赫連曼話中的意思。
“千千的意思是說,一輩子會為我做飯了。”赫連曼起身,來到林千尋身邊,伸手握住她的手低聲問。
“替你洗手做羹湯我是願意,但也不能只讓我一個人替你做,你應該為我做頓飯。”林千尋笑著道。
“我只是我分不清楚糖鹽醋,要是放錯了可怎麼辦?”赫連曼笑問。
“就是看你有沒有這個心了。”林千尋本能的後仰,隨後笑著說。
“千千放心,等我回宮之後,我便會向御廚學一兩道拿手的菜,到時空閒之餘給你做。”赫連曼笑著說。
“好啊。”林千尋也不會因為赫連曼是一個皇上,便縱容他不給自己做飯。
男的疼愛愛女子,並不會因為身份不同,而不能做平凡人該做的事情。
“快講講第三個。”赫連曼又吃了一口菜急切的問。
“你熱不熱?”她問。
“不熱。”赫連曼看了眼,兩人緊緊的擠在一起,他滿心的歡喜,怎會感覺到熱不熱呢。
“第三個一群乞丐每天提著陶缽瓦罐四處討飯,把討來的各種殘羹剩菜倒在一起燒煮,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和尚聞了,禁不住香味引 誘,跳牆而出,大快朵頤。
有詩為證:"醞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林千尋不自在的扭了扭身體,被赫連曼一把拉住,臉漲的通紅。
“熱。”他道。
“那就移開。”林千尋裝做不知。
“幫忙我。”赫連曼湊近林千尋的耳邊,伸手往自己身上放。
“不要。”林千尋果斷拒絕。
“我要熱死了。”赫連曼說著話,就去扯自己的衣服,直到露出大片胸膛。
林千尋不自在的別開了臉。
“第四個呢。”赫連曼喘著粗氣問。
“第四個是據說,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傳經路過"閩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牆貴官家以"滿壇香"宴奉賓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頓棄佛門多年修行,跳牆而入一享"滿壇香"。"佛跳牆"即因此而得名。”林千尋儘量讓自己遠離赫連曼。
小小的方寸之間,她再怎麼挪動,依舊在赫連曼的懷中。
“就連僧人也喜歡吃,可這佛跳牆裡面不是有各種肉食,僧人戒葷。”赫連曼抓著林千尋的手,幫著自己緩解燥熱。
“有沒有聽說過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信仰這個東西不一定在戒葷素,而在於你真正有沒有用心。”林千尋忍著羞澀幫了忙,隨即屋子裡瀰漫著一股難言的氣味。
林天尋快速起身衝了出去。
坐在屋子裡面的赫連曼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身體,隨即咧開嘴笑了。